案例一
张先生的儿子读小学一年级。之前儿子在学校不能接受任何批评,一旦被老师批评,孩子就会大哭大闹,现在孩子在家也会出现这类情况。
另外,孩子上课总是坐不住,说自己全身痒,但张先生和妻子也不知孩子是不是真的痒。孩子在学校喜欢数学老师,感觉其他的授课老师都会针对自己。孩子以前上幼儿园时,从没有遇到这些事情,家里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孩子现在也感觉自己很委屈。张先生和妻子不知孩子现在为何会这样?又该怎么去帮助孩子?
心理咨询师周倩颖点评:
孩子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对学校有恐惧,这需要家长帮助孩子进行认知调整,改变孩子对于学校的负面看法,多进行一些积极的内容引导。
孩子喜欢数学老师,那证明孩子在学校还是有快乐的方面,不妨从这点切入,和孩子一起讨论看看,为什么喜欢数学老师;数学老师能带给孩子哪些;多去了解孩子,才能找到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
同时,家长也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从情绪上理解他,给予他更多的支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家就是坚强的后盾,给予他信心。帮助孩子建立起一步步的小目标,每一次都进步一点就很好,及时给予孩子鼓励。
案例二
张奶奶的孙子今年10岁。孩子从小是奶奶带大,但是孩子父母并不和孩子一起同住,平时工作很忙。在孩子二年级时父母离异,父亲和孩子一起住,但是每天回家很晚,母亲周五会去看孩子,但平时很少关心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以教育为主。
孩子原本学习成绩很好,但从上了三年级后成绩开始逐渐跟不上,回家也来不及做作业,做事动作慢,时间也很长,对数学和英语作业没兴趣。张奶奶很着急,对于孩子的学习没有很好的教育方法,对于孩子父母也不知如何要求他们多关心些孩子。
心理咨询师宋骊点评:
张奶奶是个很尽责的长辈,孩子父母在对孩子的陪伴上有一定程度的缺失。父母离异虽然不会必定导致孩子成绩出现问题,但对孩子来说家庭的破裂是重大生活事件,处理是否得当影响深远。建议张奶奶告诉孩子父母一定要把孩子当作家庭的重要成员,告知缘由和决定并反复强调即便爸爸妈妈不在一起生活了,但对他的爱一点都不会减少。父母应分担养育责任和角色,切实的给孩子关怀,而不是全权交由祖辈照顾,对于孩子的学习更是应该尽责。孩子很难理解成人世界的现实问题,这就希望孩子父母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当孩子能接受到父母坦诚的解释,切实的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关心,也更容易专注于自身的学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