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正确的价值观
邻居刚从国外旅游回来,当他向孩子介绍国外的见闻时,一边对国外优美的环境和文明风气赞不绝口,一边不断指责国内环境的恶劣和国民素质的低下,让人觉得外国人仿佛生活在天堂,而我们虽然不能说是生活在地狱,但比起人家来总是有天壤之别的。
这样介绍似乎也很时尚。如今,人们每当在说到外国尤其是美国或欧洲国家的时候,不是总要满口夸耀外国的文明与先进,甚至还要拿中国的落后来做衬托。好像不让人感到“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就决不罢休似的。
然而,这样的介绍是不适合于儿童的!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的底色是由人的先天气质和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后混合而成的。一般来说,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如果从外部环境中更多地接触的是暖色调,那么他建立起来的心灵世界就较为明亮清晰;如果他从外部环境中更多地接触的是清冷的色调,那么他建立起来的心灵世界就较为幽深曲折。试想,如果儿童接触到的全是一些“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信息,那么他们怎么能树立起自信心,又怎么能培养起爱国主义的情感呢!
不错,中国在许多方面是落后,但绝对不是一无是处;外国在许多方面是先进,但也不是样样都好。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光明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并且肯定是光明占主导,黑暗相对较少,否则,这个国家就难以立足于世界。
其实,怎么看待世界,完全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我们的眼睛盯着什么,就能看到什么。打个比方来说,一个国家的光明就如同一张白纸,黑暗就是这张白纸上的一个小黑点。一张白纸上的小黑点虽然显眼,但毕竟还不至于影响白纸的使用。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一个黑点就将白纸弃之不用,或付之一炬。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眼光注视着什么,看到了什么,还将影响到我们的心情,影响到我们的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影响到我们的成长。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眼光只盯在黑点上,就会感受到挫折和失败,就会悲观失望;如果我们看到这还是一张可写字可画画的白纸,就会感受到光明和灿烂,就会充满信心和希望。
所以,为了培养孩子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的情感,我们不能老是引导他们去发现现实社会中的阴暗面,盯住一些假恶丑的现象不放;而应该更多地引导他们去发现现实社会中的真善美的东西。实际上,引导他们多发现一些善美的东西,就等于是给他们稚嫩脆弱的心灵多照射一些阳光。而一个人的心灵要是不缺少阳光,那么他就一定能经受住任何风雨的考验,茁壮成长。
当然,我们也要避免重犯以前的错误——一味地回避社会的阴暗面,甚至靠说假话来掩盖我们的落后,让孩子误以为“世界人民都在受苦,只有我们生活在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愚弄人,愚弄的结果是让人变得愚蠢!
总之,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引导孩子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丰富多彩的世界,全面、正确地认识复杂多变的社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