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让您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家长经常会误解孩子,并在此基础上的进而用言行继续去伤害孩子,但自己却是全然不知。而究其原因,就是有的父母在与孩子的交往中,没能好好地倾听孩子的心声。
我这样讲,可能有的家长会不以为然:每当孩子在襁褓里哭一声,妈妈无论睡得多熟都会立刻惊醒。而当孩子咳嗽一下,爸爸不管忙着做什么都会立即为之关门添衣。这样,做父母的便会疑惑:我们与孩子息息相通啊,怎么会不倾听呢?其实,那只是物质层面的倾听,对于孩子精神层面的呼唤、内心的需求,你却忽略了。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全凭家长想当然。如此一来,家长苦口婆心也好,温言软语也好,霹雳震怒也好,统统成了对牛弹琴,不但起不到半点积极作用,反而增加了孩子的痛苦,引起更强烈的逆反与抗拒。我想,这就是很多孩子越管越下滑的主要原因吧。
倾听,顾名思义,是俯下身子,侧过耳朵非常认真地听对方讲话。只有认真倾听对方的话,才能进入对方语境,明了对方心思。对于心理还很稚嫩脆弱的孩子,更需要付出特别的耐心去倾听他们,解读他们。
有些时候,因为年龄和能力的限制,孩子没办法把自己的需求清晰地表达出来,所以更需要家长将心比心地去体会;有些事情孩子当时未必想得那么明白,所以需要家长包容;有些话孩子不敢说或干脆说反话,所以需要家长设身处地替孩子着想;有些话孩子根本没有表达,而是通过沉默、逃避、哭泣、发火、暴怒等反常行为曲折地表达出来,所以更需要家长放低姿态,抑制冲动,联系前后情形,弄清孩子的真实心理。亲爱的家长,当你被孩子气得浑身发抖时,可曾想到你或许正在误解孩子?
学会倾听孩子,是孩子成长的强烈渴求,也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放下身段,摒弃成人的思维方式吧,学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去思考问题,以诚恳平和的心态去跟孩子交流。当你与孩子心心相通时,看问题就能接近一致,孩子就会视你为真正的朋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