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惩罚”孩子有技巧

(2014-12-07 09:37:58)
标签:

育儿

教育

健康

分类: 家有儿女

               “惩罚”孩子有技巧

            对于生活在6+1这种典型的现代家庭中的多数孩子们,自从出生起就便成了全家人的生活中心,成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簇拥呵护下的小皇帝心肝宝贝。这种家庭的孩子大多往往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稼穑不分五谷。他们多数在各种新奇食品,成堆的形形式式的玩具陪伴下长大的。有的家长们对待孩子可真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疼都来不及,怎么舍得弹一手指头?孩子犯了错误时,即使父母有时气不过想打孩子,也常会在爷爷奶奶的疼爱“保护”下望而却步。

       由于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及教育方式的影响,使得有些孩子变成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稍有不顺心立刻就会耍情绪发脾气,稍不高兴就会和大人大闹起来,有时家长批评一句便了不得,养成一种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坏习惯。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现代家庭,教育子女的任务却不仅仅在父亲,母亲也扮演着不可轻视的角色。在提倡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的今天,新一代的父母们为了让孩子成人成才,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有立足之地、有所建树,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在孩子犯了错误,当批评教育效果甚微,或者明知错误却屡教不改时,也许会忍不住扬起你的巴掌,让孩子改正错误,让孩子明白做错事应当承当责任。

        在孩子犯有较重错误时,为了帮助孩子改正错误,适当地进行“惩罚”也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会绝对不打孩子,而世界上极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问题的关键不是能不能打,要不要打,而是应该怎样打。为了达到教育好孩子的目的,父母们在不得不打孩子时,一定要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及时性原则

      尽可能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马上加以惩罚,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事情过去几天再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惩罚,孩子会不明就理,甚至不清楚自己为何受罚。所以惩罚孩子应及时,即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及时进行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在和应该承担的后果。

  第二适度性原则

       体罚孩子,一定要适度,俗话说,常骂不惊,常打不怕。经常打孩子,孩子就会习惯于挨打,逐渐养成一种即使挨打也满不在乎地态度,结果使孩子变成一个具有顽固反抗精神和暴力倾向的人。家长如果真要教训孩子,建议不要使用任何工具,用手打几下孩子的屁股就行了。

    家长期望完全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一味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甚至还会对孩子造成身心伤害的严重后果。

 第三隐蔽性原

     人前教子的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不合时宜,所以一定要注意打孩子的场所,对孩子进行惩罚应避免在公共场所和外人面前,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当众不留情面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当众顶撞,父母也会很没有面子。

 第四:“惩罚为辅,明理为主”性原则

      家长在打完孩子以后,一定要及时做好对孩子的心理抚慰,要能通过爱抚,讲道理,让孩子明白自已被打的原因,知道父母打他是为他好;孩子受到惩罚改正错误以后,爸爸妈妈要适时地对孩子进行言语和行动上的肯定,不要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受重视了、被冷落了。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他之所以受到惩罚,并不是他因为他是个坏孩子,并不是爸爸妈妈不喜欢他,而是他这件事情做的不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