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让随意“奖惩”毁孩子

(2014-12-04 16:03:50)
标签:

育儿

教育

健康

杂谈

分类: 家有儿女

            莫让随意“奖惩”毁孩子

           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有时即使打骂都不管用。其实孩子的拗脾气往往是做父母的给惯出来的,孩子的坏习惯也是由于家长有意或无意的奖励而逐渐形成的。所以,家长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乱用奖励和惩罚,否则奖惩失当,对孩子只会有害无益。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时,经常出现的失当行为主要有:

 未能及时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

    比如,孩子考试科科优秀,当孩子高高兴兴地把成绩单拿给父母看时,没想到做父母的却边忙着干自己的事情边随意应付着:好的,等我忙完了再说。此时孩子肯定会大失所望,认为父母并不关心自己,自己学习努力了也没有用。

  无意中惩罚了孩子的良好行为

    如孩子高高兴兴地帮着父母做家务,一不小心弄坏了一个花瓶,父母便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责骂。孩子的一番好意反而招来了责骂,以后孩子可能连碗筷都懒得收拾了。可见,做父母的只注意到了孩子帮了倒忙这一结果,但却忽略了孩子体谅大人,主动做家务的动机。

  意中奖励了孩子的不好行为

    如孩子想要得到某个东西,父母嫌贵没有买,孩子大哭,父母最后扛不住了只好投降。以后,孩子只要看中了什么就一定要买,否则他就躺在地上耍赖。父母千万不要给孩子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就是只要哭闹的时间够长,父母就会满足他的愿望。

  冲动中惩罚孩子的不良行为

    比如孩子欺负了别人,父亲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以为他会记住教训。谁知孩子第二天又把对方打得头破血流。其实,父亲别以为教训了孩子一顿,他就会变懂事了。实际上孩子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是:谁让我不开心,我就要打他。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成长中的行为不奖不惩的也许较难,适时的合理的“奖惩”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但过份的不合理的“奖惩”会为伤了孩子毁了孩子。愿天下为人父为人母的家长们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能谨慎地用好“奖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