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惩罚 — 家庭教育中的大忌

(2014-02-23 11:49:08)
标签:

健康

分类: 身心健康

              心理惩罚 家庭教育中的大忌

       体罚学生,是教育的大忌。它是一种非科学的、简单粗暴的异化了的教育手段,是家长在施教中无能的表现。这一点在教育界达到了广泛的共识。然而,人们所不齿的是"伤筋动骨"""体罚,而对伤心动志的""体罚----心理上的惩罚,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反而走进了认识的误区:"君子(此谓老师)动口不动手",何罪之有?其实,心理惩罚对孩子身心的伤害更为严重。

     第一,心理惩罚必将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逆反心理产生的主渠道是家长对孩子心理上的伤害。在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或出于对孩子的偏见等种种原因,在批评孩子时往往不自觉地使用侮辱性的言辞,什么"智商低下"呀,"笨蛋一个"呀,"无可救药"呀,"不是读书的料"呀,等等。笔者认为这不是简单的"逆耳"之言,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惩罚。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铺天盖地的训斥声中,孩子只能沉默,只会伤心,只有痛苦;家长似乎通过发泄而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却失去了一切教育手段,把孩子逼到了对立面。心理惩罚把孩子的上进心、求知欲摧残殆尽,心理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进而产生相应的抵触情绪----逆反心理。我们知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孩子带着这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又如何谈得上"信其道"呢?

    第二,心理惩罚可能导致变态心理的形成。人们常说:"树怕剥皮,人怕伤心""舌头底下压死人"。心理惩罚往往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永恒的痛苦与伤痕,使他们丧失学习的热情,失去活的勇气,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的变态,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培养。实践告诉我们,对孩子过于严厉,经常训斥、打骂,进行心理惩罚,那么,其对象的性格发展会出现变异,容易养成孤独、抑郁和执拗的性格,且缺乏自信心、自尊心,行动往往是冲动和触发性的,甚至变得冷酷、残忍,以虐待小动物、欺侮小同学来发泄内心的痛苦与憎恨。

   

    心理惩罚的本质是对人才的摧残。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有意或无意实施这种惩罚,都是一种对孩子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可以理解,严格要求也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认真负责精神的体现,但是尊重和信任则是教育态度和方法问题,是教好孩子的前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