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例谈数学归纳法的几种表现形式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数学资料 |
例谈数学归纳法的几种表现形式
徐
数学归纳法是高中数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的实质在于将一个无法(或是很难)穷尽验证的命题转化为证明两个普遍命题:“p(1)真”和“若p(k)真,则P(k+1)真”。数学归纳法有多种表现形式,下面我们结合例题对之作一个简要的阐述。
一、第一数学归纳法
①(奠基)p(1)成立;
②(归纳)假设p(k)成立可以推出p(k+1)成立,则p(n)是对一切自然数n均成立。
例1:(参见例6).
二、第二数学归纳法
①(奠基)p(1)成立;
②(归纳)假设当n≤k(k为任意自然数)时p(1≤n≤k)成立可以推出p(k+1)
成立,则p(n)是对一切自然数n均成立。
第二数学归纳法的变式:
三、跳跃式数学归纳法
例3、试证用面值为3分和5分的邮票可支付任何n(n>7,nN)分的邮资。
证:(1) 当n=8,9,…,15时,直接验证知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7)命题成立,则当n=k+8时,命题显然也成立.
故原命题得证.
四、双重数学归纳法
②对任意的自然数,假设
成立可以推出
和
都成立,则对任何自然数m和n,
都成立。
证:(1)当m=n=1时,不等式成立;
五、跷跷板数学归纳法
①A1成立;
②假设Ak成立可推出Bk成立;假设Bk成立可推出Ak+1成立,则对于任意自然数n, 命题An和Bn均成立。
例5: , 求证对任意
,都有
.
故A2成立.
综上(1)和(2)所述知对任意的和
均成立,故对任意的
,都有
.
六、反向数学归纳法
① p(n)对无限多个自然数n成立,
② 假设p(k+1)成立可推出p(k)成立,则命题对一切自然数n都成立.
证: (1) 首先证明当时不等式
成立(对m用第一数学归纳法)
)即n=2k时,有
,则当m=k+1,
即n=2k+1时,
(2)(对n用反向数学归纳法) 假设当n=k+1时,(#)式成立,
所以,即
,故当n=k时,(#)式也成立,从而对一切自然数n(#)式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