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平行志愿的风险和误区
(2012-08-18 13:49:50)
标签:
转载 |
分类: 高考志愿 |
一是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退档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档,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这是平行志愿填报最大的风险。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数在所有被投档该学校考生中偏低;填报专业志愿太高,且志愿不服从调剂。二是定位不准确的风险,考生所报平行志愿学校,投档线均高于自身投档分数,导致自己无法被投档。这其中也有其他考生走向不确定的因素,高考是考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其他考生的走向,将影响一所学校的投档分数高低,因此,注重分析其他考生可能的选择,以使自己能在学校录取中占据一定优势,也是考生所必须注意的。三是院校志愿间无“梯度”有风险。考生所填报的3所或5所平行院校志愿应保持适当的“梯度”,一般来说,A院校志愿应高于B院校志愿,B院校志愿应高于C院校志愿,从A到C呈下降的梯度,C院校为保底志愿。如果考生A、B、C志愿间缺乏应有的梯度,则该生被投出的机会非常小,假如A院校不能被投出,可能B、C都不能被投出;或从A到C呈上升的态势,A填得过低,一投即中,就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平行志愿的优势,考生不能录取到最满意的院校。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A志愿的选择,虽然对于考生来说,不能投档到A志愿,还可投档到以后的志愿,但是,如果按实力报考A志愿毫无希望,选择A志愿属于浪费;如果报考A志愿有一定希望,考生必须考虑被投档却因分数低而退档的可能,虽然发生这种情况的几率很小,但一旦发生,后果极其严重。当然,如果考生对此有心理准备,也不妨尝试。另外,从兴趣角度出发,A志愿应该是考生实力和兴趣结合最优的学校。
进行合理的志愿搭配,增加各志愿的有效性。在平行志愿填报中,依旧要注意平行志愿间的梯度,一方面,不能使前后志愿顺序颠倒,使后一志愿失效;另一方面,不要使前后志愿完全“平行”,造成前一志愿不能投档,后一志愿也不能投档。
(2)在填报志愿时,要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可能。一要填写服从专业调剂;二要注意专业填报。平行志愿有是否服从其他专业栏,不服从或者空白都表示不愿意调剂。录取时一律不予调剂。凡填写的,录取时不再征求考生意见。
另外,在平行志愿填报中,还存在以下一些误区需要注意。
一是选择过于急功近利。有不少家长和学生,希望高考分数在高考录取中充分发挥作用,不要被“浪费”。出于这种心理的志愿填报和选择,往往导致学生忽视内心真正的需要,比如某个学生,其实很喜欢某校的一个专业,但是,周围的老师和家长,一直劝说他报考另一学校,认为他完全有实力进这一学校,不要由此浪费了自己的实力,这让其十分困惑与迷茫。二是没有职业发展方向。这与我们整体基础教育不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有关。有不少学生在高考选择志愿时,根本不知道自己未来想成为怎样一个人。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高中生,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寻找工作时,也对职业发展一片茫然。由于对职业发展缺乏系统的规划,因此,在高考志愿选择时,就盲目从众,别人考什么学校、考什么专业,别人认为什么学校好,什么专业好,就跟着报考。其实,只有适合自己的实力、适合自己的潜力、适合自己的兴趣的学校和专业,才是对自己而言最好的学校最好的专业。三是没有专业兴趣爱好。这其实与职业发展教育缺乏相对应。分析自我,是准确定位的前提。现在的学生,很难清晰说出自身的兴趣爱好,由此也导致职业发展方向很难确定,也导致专业志愿选择左右为难。不少学生从开始上学起,就被老师和父母要求把所有精力放到应对高考考试的核心科目上,因此,兴趣与爱好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要么完全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意见,甚至由父母“包办”了事,要么追逐当前的“热门”。
21世纪教育集团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