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古风诗简析——不押韵、无规则押韵、有规则押韵、换韵、一韵到底
(2021-06-04 08:38:39)分类: 讲义 |
历代古风诗用韵简述
上节课我简单的写了古诗的类别、演变和五言古绝的押韵规则,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这节课想对古风诗做一个扩展,把历代有代表性的古风诗(节录)都和大家一起简单浏览一下,从中可以感受到古风诗发展脉络以及其中逐步的变化,从中可以直观的看到古风也是一步步的向前发展的。这对于一直对古风创作有不同看法的人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我们先从诗经开始看起,
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大家可以看到,这首是四言诗,诗经中很多,当然也有三五七言相糅合的体例,基本在押韵上没有什么规则。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楚辞字数上也不固定,很多句子加上了感叹词,押韵也没有什么规律性。
生年不满百
汉乐府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 ……
曹丕的《燕歌行》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全诗句句押韵,为后人的七言诗创作,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归园田居》其一
东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以五言为主,大家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押韵比较有规律了,只是奇数句的末字还平仄不一。
下面两首是唐代的著名大诗人李白和白居易的古风作品。差别明显。李白的随意性依然很强,不论是字数和押韵都随意转换,而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有所不同,几乎是每两句转韵一次。
将进酒
李白 (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琵琶行(节录)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这首诗基本上每两句一换韵,但后面还夹杂着两句之间不押韵的句子,大家可以核对全文来研习一下
到了宋朝,随着格律诗的完善,平水韵确立。大家看看南宋诗人陆游的这首关山月,在押韵和换韵上已经很规范了。
关山月
南宋·陆游
(所注红色为每四句中的韵脚,加蓝色的是第三句的末字,音调和韵脚相反)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押韵为一先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押韵为入声六月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押韵为上平十三元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间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
这首后面奇数句有不规则处,基本已经一韵到底。
圆圆曲(清)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
这首诗是四句一换韵,可平仄互换,每四句诗中第三句的末字和韵脚声调相反。
谒颜鲁公墓
清·邱光瀛
古今多少天下才,身后零落埋尘埃。
忠臣履险全节义,心铁石兮身琼瑰。
驱车经过颜公庙,金碧无色昏烟煤。
整衣只谒颜公墓,偃师县北山崔嵬。
忆公宣慰平卢日,高山颓崩梁木摧。
……
这首诗是用平水韵的上平“十灰”韵,一韵到底。每四句中奇数句(第一句除外)末字和韵脚的音调完全相反
综上所述,古风的押韵规则也是在逐渐发展变化趋向规范的。所举例诗虽不能完全代表那个时代的特点,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到演变的痕迹。文中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师友指点并修正!
20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