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原创】七律·文天祥过石横

(2014-06-23 10:04:33)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以诗记史,石横之幸!

 

七律·文天祥过石横

桃源笠叟

 

西风九月已高秋,沮洳囚行一夜留。
晻霭来途人漠漠,长歌当夜梦悠悠。
石横驿里文山著,君子乡间正气流。
千载英豪无末路,绵绵古道任骅骝。

注:沮洳,低湿地带。

晻霭,指昏暗的云气。

文山,文天祥的号。骅骝,骏马。

 

    前几天,拜读了泰山圣君“文天祥《发郓州喜晴》作于石横”一文,引起了我极大地兴趣。文天祥到底过没过石横,我也做了一番研究。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文天祥被押解北上途中,究竟经没经过肥城石横,目前因缺乏相关资料,尚无定论。泰山圣君先生经过多方研究考证,推测文天祥是经过肥城石横去东阿的。笔者研究了他的有关文章并搜集了部分旁证后,觉得这一结论还是可靠的。理由有三:

    一、肥城石横是当时官道上的一个驿站,是当时专供传递文书者或来往官吏中途住宿、补给、换马的处所之一。

    二、文天祥是“要犯”,押解当是大队人马,考虑安全、补给、战乱等因素,官道尚不平坦,不可能冒险走偏僻的路径。

    三、还需要过黄河,一天的时间,从郓州(当时治所在今东平县州城镇)走小路,当天不可能难以跨过黄河,到达东阿,中间亦无其它驿站。在官道的下一站石横(向东北挑个弯,路途远了些)稍事补给,休整一宿,第二天可以轻松地渡过黄河,到达文天祥诗中的下一站——东阿。东阿驿站应该在东阿县城附近,当时的东阿县城在今东阿县鱼山镇的旧城村(古称新桥镇),位于黄河西岸,与现在的东阿镇隔黄河相望。

    加之泰山圣君在时间上的分析,文天祥北上过石横,并在石横住一宿确定无疑,《发郓州喜晴》那首诗作于石横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奇了。

 

    果如此,则君子之风又凭添了一份浩然之气,在肥城大地上,万古长存!

 

 

——2014年6月21日  岱下肥城  钓月轩(草)     

 

附:泰山圣君文:

 

(一)文天祥《发郓州喜晴》作于石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278fb10101e4c3.html

 

(二)文山与石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278fb10101849l.html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