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映幽径的原创空间
竹映幽径的原创空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006
  • 关注人气:1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转载]莱芜校版记  杨衍忠

(2014-01-08 09:27:04)
标签:

转载

这本书不只是杨家花园的,是属于整个社会的。

莱芜校版记

杨衍忠

 

经多方努力,着力描写陶南别墅藏书文化与杨家花园风土人情、家族轶事的《藏书胜地陶南别墅》一书就要付梓了,出版前的最后一次校对与完善工作迫在眉睫。主编梁圣军先生、副主编孔庆珍先生因不在县城多有不便,特全权委托肥城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本书第一顾问冯伟先生,以及本书编委刘桂清、武文斌先生,编务王斐先生,与笔者一行五人前去莱芜对本书出版的有关事宜作最后的完善。

严寒可以冷却空气,但冷却不了文化爱好者的热心。

20131229(星期天)早晨六点半,王斐接各位老师集合。早晨一起吃便餐是我要求的,怕耽误时间影响行程。大家在国远便利店各自点了餐饭,我点了一个大包,一个鸡蛋,看冯兄点了碗馄饨,我眼热也要了一碗,结果没吃了。其实我平时也吃不了这么多,一是人多兴奋,再就是想带头让大家都多吃点。

冯兄文人本色,他的一句“迎着朝阳前行”(类似语,原话记不清了)带着我们精气神十足的出发了。高速公路两旁的冬景实在不敢恭维,别说没有绿树成荫,没有鲜花怒放,就连冬天特有的冰雪景象也没有,好在有冯兄的那轮“朝阳”,透过“冬”的种种干扰,笑容满面的传递着热情。脾味相投的人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路上,大家交流、争论、闲谈,气氛比车内的空调还热……

到达位于莱芜市凤城区的鸿运印刷厂已经9点多钟,厂长宋文正热情接待了我们。小宋今年28岁,肥城汶阳人,是我本家孙辈杨绪文的内弟。小小年纪已在异乡打拚十余载,从小工到老板,在当地成家立业,事业一步步发展壮大,真可谓年轻有为。杨绪文是肥城市一餐饮公司的老板,是杨家花园在肥城屈指可数的成功人士,也是本次出书所有印务的出资人,杨家花园兄弟爷们都对此交口称赞。小宋的对象赵媛媛作为操盘手亲自参与我们的校对工作,业务熟练,态度认真,献计献策,不厌其烦,那份诚恳使人感动。特别是小两口给予我的那种亲戚滋味更使我心里始终热乎乎的!

校版在小宋朝北的一间沿街门头上进行,空调开着但似乎不管用,室内感觉很冷,我几乎不敢坐下,来回走动着取暖。以冯兄为主,桂清、文斌等围坐在赵媛媛身旁,从版式、格式,到字体、字号;从标题备注,到标点符号,图片、封面、封底……,书稿在他们的校正下一点点成型。冯兄说忙活起来没觉得冷,但看着他们在那儿一动不动的坐着,我心里隐隐作痛,替他们冷。为了我们杨家花园这本书,多少人奔波着、忙碌着、付出着……冯兄说这本书不只是杨家花园的,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言下之意,对我们杨氏的付出也心存感激,但我们杨氏自己不能这样想。

从头捋过一遍已是一点多钟,小宋老板请我们吃饭,我们盛情难却。“鸡袍豆腐”的饭菜丰盛而有特色,我们一行人胃口都不错。小宋带了好酒,但我们没有喝,怕影响下午的事。对于小宋的热情大家都很感动,都争着邀请小宋来肥城,也好让我们尽一下地主之谊。

从饭店回去,赵媛媛她们已经出了一本样书。冯兄最有出书经验,且细致入微,大家又从头至尾校阅一遍,小赵还是一如既往的从容,不厌其烦的修订。下午四点多钟,书稿的所有内容都一一敲定,我们此行的目的达到了,任务完成了。我们怀着一腔感激之情向小宋两口道别,一身轻松的踏上了归程……

 

夕阳似乎比朝阳还美,因为那里面增添了属于我的两个字:感动!

 

 

                   二〇一四年一月七日晚 岱下肥城 钓月轩(草)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