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ajor&朱威特

标签:
时尚新闻modavmajorfashion |
http://s7/bmiddle/ae44c198ge06b55f191d6&690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Victor Zhu。 http://s8/mw690/ae44c198ge06b6eeebbf7&690
采用Show 聆听古典乐、读画报,朱威特生活在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家庭。母亲精通湘绣,从事纺织领域,父亲是知名工艺和包装设计师,他们培养了朱威特对美的认知。
高二时,朱威特远赴英国,在伦敦时装学院服装设计系学习。读书期间曾在Vivienne 回国后,朱威特同太太一起创建了高级成衣品牌Vmajor。V是朱威特的英文名Victor的第一个字母,Major意指音乐作品中的音调、音阶。同时Victor还有胜利的意思,他希望品牌能够给顾客带来正面影响,顾客能像享受美妙的乐曲一样不知不觉地融入Vmajor的格调中。 创业之初,朱威特觉得一切都很顺利,只是好景不长,随后问题便接踵而至。“当时的商业模式是找加盟商进商场开连锁店,我们刚回来没多久,很多代理商就找上门来开店。”很快在杭州、长沙等地就有了品牌专卖店,而且都是在一线商场。不过很快,品牌与代理商之间就出现了分歧。为了销售业绩需要迎合市场,朱威特基本丧失了创作空间,而且商场巨大的成本压力,使得产品品质无法保证。 面对这样的环境,朱威特很苦恼。虽然无奈,也只能直面惨淡的状况,朱威特撤掉了所有的店面。他说,“国内的时尚产业环境不够完善,最明显的问题就是脱节,产业没有系统化。设计师做得比较辛苦,工作超过设计本身。独立设计师的现状,实际比表象要差很多。媒体曝光,明星穿设计师的作品,看上去一片兴荣,但整体的商业架构、销售渠道,运营等方面都不成熟。很多独立设计师的销售额是很尴尬的,这是对设计师的考验,人们自然会认为这是设计师本身的问题。时装设计在国内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可能大家都看到问题所在了,但不是轻易就可以解决的。我自己力量有限,所以就去摸索有没有更好的模式。多了解一下国外的模式,加上自己的特色,会好些。” 改变经营策略后,朱威特采取了订货制。提前两季设计出款式,买手下单,他拿30%到40%的订金,然后再去生产。“在欧美成熟的时装产业链里,设计师可以参加时装周,在新品发布会后一个月接到订单,接下来三到四个月生产,下一个时装周交货,先拿订单再生产的‘买手制’流程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设计师。”
时尚不仅仅是产业,它还涵盖了文化和艺术,国外很多大品牌都有自己的定制系列,这往往是其核心竞争力。朱威特希望在深圳能开创出一个成功的模式,为未来独立设计师的发展提供一条可借鉴的道路。为了融入更成熟的时尚环境,让更多买手了解自己的作品,朱威特要经常参加海外市场的各种Show 设计是一种感受 国外的时尚环境已经十分成熟,中国设计师想在其间发展,空间并不大,朱威特同样面临不小的压力。“欧洲时尚圈发展得已经很完善,做一些哗众取宠的设计博眼球,没有意义。对华人设计师来说,最主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定位,可以提出观点,表达想法,用独特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谈到设计,朱威特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感受。他说,“设计是一种非语言的传播,从立裁开始,做出符合人体美学的造型,这跟雕塑有相通之处。做的设计越多,就越喜欢叫自己匠人。服装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很难提出新的理念或新的技术,反而是对生活的体验和对潮流的把握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在设计中,我太太的参与越来越多,她的敏锐度比我高。我会从学术角度去分析,她没有学过服装,反而想法更直观、更感性。有时候设计是一种感觉,经过反复思考再做出来的设计未必能够带来感动,反而是一种无意识的创作,可以创造出一种美感。” 朱威特喜欢跟顾客交流,观察顾客的情态,这有利于他更好地做设计。在面料选择、工艺和细节上,他一直保持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他信奉,在时装逐渐被商业化的同时,时装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表面形态,更多地在于带给人的穿着体验。 曾经有人提出设计师应思考的7个方面: 1.发现顾客还来不及表达的需求; 2.满足顾客物质和精神的双需求; 3.用艺术和美学让产品价值最大化; 4.改进产品的舒适性或使用感; 5.进入顾客内心深处进行一次灵魂的沟通; 6.发现了竞争对手的独特之处; 7.做出人家愿意付钱拥有的荣誉。 设计师与创作、市场、顾客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微妙的关系,抒发个人情怀,标榜个性并直抵人心,没那么容易。 朱威特曾经设计了一个主题为Identity的系列,想表达对自我认知的一些见解。“设计师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至于具体是什么,还需要穿着者再次解读,我希望顾客能够表达出来。我们几千年的民族,某个特质或符号祖祖辈辈流传下来,这是对身份的一种认同。我们生活在一个身份认同危机的时代,每个人都尝试着变成或者装扮成某某,取悦别人。我用带有各种民族文化标识图案的面料,制作出一系列带有朋克风格的时装,希望每个人对生活品位都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Identity。不要跟随所谓的标准,跳出自我限制的框架,坦然做自己。” 朱威特的设计风格受现代都市文化的影响,服装现代,款式前卫、先锋。旅途中的感受、各民族的生活片段都成为他的创作灵感,所以作品中也会出现传统手工工艺,在衣服的内里、袖口会加入复古的异域元素。“现代感的服装和传统工艺,并不冲突。很多少数民族的手艺都很精妙,值得现代人去传承。” 对于此次在卢浮宫展出的那一系列作品,朱威特提出了都市游牧派的概念。“在欧洲有一群吉卜赛人,他们是走南闯北过着游荡生活的民族。这些人在都市里四处游走,人们的思维会更宽阔。作品中融入了男装设计元素,以男性的眼光来看现代女性,是女权主义的一种表达。” “反”视角看待潮流 提到当下的潮流,朱威特提到了“反”时装的概念。“法国时装品牌APC的服装都是非常简单的经典款,不在款式上多做文章,但细节十分考究。品牌不按正常的时装路数来传播、不做专门的发布会、不做人们所熟悉的时尚曝光,这反而成为一种很好的营销方式。” “反”时装概念的出现,有一段历史了。设计大师山本耀司一直以时装来反时装,他以缺陷来体现美的态度,使得他在西方获得了时装哲人的称谓。“我觉得完美是一种丑陋。”他指的是一种造作的完美,一直都在对抗着那种表面完美实质病态的美的原则。他告诉人们生命的虚无感,但同时又表达出虚无并不可怕,因为那是生命里的一种状态。对付它的办法很简单,承认它,面对它,不要对它有偏见。难道那不是另外一种美,另外一种魅力吗? http://s5/mw690/ae44c198ge06b72c19e64&690 同时,朱威特倡导人们以“反”视角去看待当下的时尚装扮。“理性看待潮流,有些媒体和自媒体反馈出的信息有失公允。打个比方,去某个场合,会看到很多潮人,还要互相比拼不能输。传递给大众的印象是,时尚一定是吸引眼球的。实际上这些人自己也会很难受,因为穿得实在太没有安全感了。时尚行业有些浮躁,应该让自己慢下来,多去感受生活。注重品质、倡导回归,风格比时尚更重要。” |
http://s10/mw690/ae44c198ge06b947a00f9&690
http://s13/mw690/ae44c198ge06b973fd62c&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