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桃匣子里的小山坡

(2013-05-30 19:12:14)
标签:

疗愈

童年

自然

滋养

情感

分类: 13年6月以前博文


http://s11/bmiddle/ae448939tddee025ef30a&690

11岁,翻大人订的《读者》,无意间看到“胡桃匣子”这个词,就凭想象喜欢上这个东西。

胡桃匣子在我11岁的想象里:[1]

是个小木匣子

传了很多代   

木材取自一株非常古老的树的树干

没有漆,

时间和手掌的抚摸

赋予它温暖,而略微光滑的手感,

坚实的木头上

纹路像卷着漩涡翻滚奔腾的河流,

——每个漩涡都是静止的

时间凝聚在那里

主人的感情、心血和秘密也凝聚在那里,

它有一个铜扣

扣上挂着一把小小的铜锁,

钥匙贴着丰满柔嫩的肌肤

挂在某个穿撑裙[2]的年轻女子胸前……

她总可以打开那个小匣子

找到意想不到的东西[3]

 

那时,我这样在作文里提到胡桃匣子:“打开我芳香的小胡桃匣子,放飞我绿色的梦……”

我写我梦见一个长满草的小山坡,有溪流从山坡上流淌下来,小溪的边上有棵桃花树,树上躲着一个笑声清脆响亮的小姑娘。

我作文得了A+。我并没有成为诗人或小说家。

 

二十岁那年,小学的语文老师告诉我,他一直保存着我的那个作文本。我很感动。现在提起来,我依然眼睛湿湿的,心里柔软而温暖。

那个作文本,记录了很多我的幻想和想象,是我第一次大胆的写作尝试。我心里感激我的老师:这样不按章法和小学作文标准的写作,在二十年前,那样偏僻的小镇,被老师接纳,认可,呵护,鼓励和珍惜,是如此难得。

 

我“梦见”的小山坡,是真实的小山坡。那是我漫游的时候找到的“秘密基地”。出了镇子,沿着被竹林覆盖的弯曲小路走上三四里路,就会来到镇里水库的堤坝。

大的方形条石砌成的堤坝,坝顶很开阔。水库水清亮得发蓝,很深,湖底倒映着周围浅浅的山丘和有大朵白云的天空,一群群的鱼在水草间游荡。堤坝很高,侧面长满柔软的青草,堤坝和下面的小山丘间的平地[4],形成坡度平缓的山坡与开阔的山坳,青草和芦苇像绿色的河流,一直蜿蜒到很远的地方。

经常,我整个下午躺在青草地里,望着白白的苇花与白白的云朵发呆。

就这样静静的,脑海里空空的,感觉却很灵敏:草尖穿过衣裳感觉刺刺的,背贴在微微发潮,结结实实的草地上,很舒坦,很踏实。耳朵贴在草地上,就会听到小溪水琮琤流淌的声音,就像贴着宽阔温暖的后背,听到心跳和呼吸得声音。就这样闻着青草和泥土的味道,便感到说不出满足和平静。

有时候,我会不知不觉睡着。有时候,我会赤足穿过草地,踩到溪流里去玩水。水的表面是温暖的,踩到里面却冰沁,层次分明。水底石块光滑,有小虾,小螃蟹在其间游动,溪壁上附着许多螺蛳和蚌壳,偶尔会有野鸭子来寻食。我喜欢抓小鱼小虾,喜欢它们滑溜溜的在我手心里蹦跶的感觉。这里的小鱼小虾很机灵,蹦跶一会儿,寻个缝隙,便溜走,很快没有了踪迹。

溪边有十几棵桃树,是野生的。结很多小桃子,酸而硬。桃花开的时候很美,粉色的桃瓣飘得满溪都是,小鱼这时候会来衔花瓣吃。这个溪的小鱼很特别,都是细长肉粉色的,鱼鳞半透明,肚腹里蓝色的肠子清晰可见。我在别的地方再没见过这样的鱼……

 

不久以后,我就离开小镇子到城里上学了。

再不久,镇外修一条小公路,穿过这附近,以前那隐没在竹林里的小路找不见了。

我在山林和田野里游来荡去,发现很多很美的事物,几里路的范围内,却奇怪地怎么也回不到原来的地方。

 

有意思的是,多年以后,我遇到了爱的人,带他回老家的时候,我引他散步,走上一条新开辟的乡村公路,却不知不觉走回了那里。

水库的水不再清亮得发蓝了,山坡上荒草丛生,桃树不见了,溪流的痕迹还存在,芦苇苍翠茂密,满沟里都是。

一切都变了,可我立刻就认出它来!我像孩子一样跳跃着,拉着他的手奔跑指点:“那是我的小山坡!我的小山坡!”

欢笑着,眼眶却模糊了。

 

我的小山坡是真实存在的。我的小山坡比梦境还美。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把它和胡桃匣子联系在一起。许是在我的内心深处,它就像传世珍宝一般。

写到这里,我已泪流满面了。

这泪表明:我内心拥有的,实在很多……[5]



[1] 自然的用了分行的方式,这似诗非诗的表达,能让我描述童年幻想时更容易一些。这是第一次,我认真刻画儿时有关“胡桃匣子”的幻想。

[2] 欧洲的女人的服饰在我小时候看来是非常美的。记得我曾画过很多穿撑裙的女子的图画,并幻想自己穿着撑裙的样子。

[3] 这意想不到的东西非常丰富,不仅仅是礼物。

[4] 川东的小丘陵地带,大地的曲线显得柔软,丰腴,圆圆的浅丘,田野线条优美的弧线,总让人联想到女人。

[5]写到这里, 我实在的感到被滋养,仿佛再次回到那个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