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延续三代的愤怒力量
(2013-01-24 08:14:26)
http://s14/bmiddle/ae448939td3fef738acdd&690
(语桐心语:每每看到虐待儿童的新闻,我都觉得心惊,心痛。我们常常会指责虐待儿童的父母不是人,没有人性。却忽略了在这让人发指的暴力行为后面隐藏的秘密。虐待儿童的父母,也曾经是个不安的,受伤的儿童
当父母不能处理自己的负向情绪,这负向情绪的能量往往会传递给子女。这些来自父母的负向情绪被孩子内化,就会打破她的心理边界。
这就是为什么父母不好,孩子也会感觉不好的原因。一个内心边界已经残缺不全的第二代,再去抚养第三代,问题就会更严重。可能会造成第三代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
静觉得害怕,她已经打了4岁的女儿姗姗5次了,不是一般的打,是劈头盖脸一阵暴打。每当给姗姗洗澡,看着那些淤青的伤痕,静的心就被揪起来一样的的疼。她就抱着姗姗哭。她偷偷的上网查过,她的行为绝对够得上虐待,她害怕自己要疯了。
她害怕德辉回来要和自己离婚,两人本来关系就不咸不淡的,德辉大而化之,静从他那里得不到渴望的呵护和温暖。她也不知道怎么就选择了德辉,也许是她觉得德辉不会计较,不会不要自己。她一生都害怕被抛弃。当她跟朋友说起这些的时候,朋友总是说:“瞧你,你那么漂亮能干,温柔贤惠,谁会不要你啊?还有啊,德辉不要你,你可以找一个比他好的,当初我们就觉得你嫁德辉嫁亏了。”
不止一个朋友这样说过,静觉得朋友的话一点都帮不上自己。她总是惶恐不安。
德辉出差了两个多月,半年多才能回来。虽然每天都会打电话回家问问,但静总是惶恐不安,工作上也出差错。
前几天,静和同事吵起来了。昨天,又和自己的领导吵起来了。
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她觉得那个同事特别不讲道理,当时自己非常生气,但是,那件事,是没有必要和她一般见识的。她觉得,领导对自己不公平,老是忽略自己的工作成绩。可是,平时,静总是温柔的,善良的,她这样一闹,觉得羞赧无比。
她觉得自己都抬不起头来。
还有女儿姗姗,姗姗怎么这样不乖呢。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不断老师和别的小朋友的家长打电话来,说姗姗在幼儿园打人。抢人家玩具和零食,不给,就打。以前,德辉在家的时候,静还能保持对姗姗的口头教育,德辉很宠爱姗姗,宠爱得过分了,静觉得。
可是,最近,德辉不在家,静不知怎么,就是看姗姗不顺眼。一见到她把屋子弄乱,见到她玩的披头散发,或是老师又告状,她就忍不住那股怒火。最近,姗姗看静的眼神,那种怯怯的,小心翼翼的眼神,也让静心痛了。
她觉得自己快疯了,一点都不像自己。
语桐分析:静为什么压抑不住怒火
这是静来做第一次咨询的时候口述的故事,其中有很多信息不完备。静的主题,表面上是关于“愤怒”。一向温柔文静善良的静,为什么控制不住怒火呢?
我们要看,关于愤怒,静在她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都学习到了什么。
当我问静:“在你的记忆里,你的家人是怎么表达愤怒的?”她摇摇头,说:“我们家没有愤怒的时候。”
然后,她开始讲自己的父母,都是温柔敦厚的人,在当地是最有学识和文化的人,静很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感到骄傲。
那我问她:“那你的父母在面对分歧的时候,他们是什么反映?”静说:“他们从不吵架,有时候会几天不怎么说话,然后又好了。”
我问她:“他们不说话的时候,你怎么做的?”静回答:“就是小心翼翼的啊,努力学习,尽量听话,懂事,不惹他们不高兴。”
我问她:“在小时候,你是怎样理解爸爸妈妈的不高兴的?”
她说:“我觉得,只要我乖,他们就会开心起来,就会和好。”
我问她:“那么,如果你不乖呢?他们怎么对你的?”
静说:“我记得有一次,印象特别深刻,老师告诉妈妈我成绩下降,上课开小差,还和同学吵架。妈妈陪着笑送走老师,当时,我看妈妈那个样子,我就很不舒服。她其实和老师也差不多啊,干嘛要那样卑躬屈膝的。回来的时候,妈妈没打我,也没骂我,就是叹气,连续叹气了好多个晚上,而且看我的那个眼神,带着埋怨,又带着隐忍。我害怕那个眼神,我觉得对不起妈妈,我就拼命学习,后来考了第一名。”
我问她:“所以,你一直成绩都很好咯。”静说:“是啊,我不敢不努力,成绩不那么好,我也不可能有现在的工作。”
我问她:“所以,妈妈的叹息和眼神,对你来说意义重大。在那样的眼神下,你怎么感觉你自己的?”
静陷入深深的内在里,她缩成一团,在沙发上,她的眼泪流了下来:“不好,真的不好,我觉得,我就是个罪人。我好难过,伤心。”她哭了很久很久,边哭,边断断续续的倾述:“我当时好难过,但是还要鼓起勇气去学习。我觉得,我要是不拿第一,不做到百分百完美,就会让他们伤心。我不好,他们也就不好。”
静一直哭到咨询结束,她还有很多很多的哀悼和伤心需要处理。
(在静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家庭是不允许“愤怒”存在的,也可以说,静的爸爸妈妈对彼此生气,但是从不正面直接的表达出来,而是用更迂回曲折的方式来折磨彼此。儿时的静,在这种氛围之下,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没有人照顾她,她还必须照顾父母的情绪。所以,她学会了温柔、文静、听话、勤奋。用这些东西来压抑自己内心的伤感,来承受父母的愤怒,维系一个家庭的稳定。
静小时候,是一个小大人,这个小大人从来没有真正长大过。母亲的叹气和眼神折磨着静,这种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实际上给静带来巨大的罪责感和内疚感。更可怕的是,这种内疚感被静内化到了心里,她从心里觉得自己不好,这种感觉没有客观依据,不管在众人眼里她有多漂亮、优秀、温柔……她还是觉得自己不好。因为她至今仍活在那种战战兢兢的感觉里。
她觉得自己不好,因为小孩子担负起父母应当自己担负的责任,是永远有心无力的,永远不可能做得好的。
她的低自尊,让她选择本来和她不怎么般配的德辉,还时刻担心被抛弃。她不敢追求爱情,只能尽力追求安全感,而由于从小战战兢兢的呵护父母的情绪,她内心深处是无安全感可言的。
静对姗姗的无名怒火,是她承受不住德辉暂时离开自己的时候那种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对别人而言没有什么,但是对静而言却太大了。
而且,静在以往的生活中,已压抑了太多的愤怒。她从来没有直面过愤怒,因为从没有学习过怎么处理愤怒。她只有把这个愤怒发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发在没有危险的孩子身上。
在静的故事里,我看到最危险的因素是,上两代人压抑的情绪已经在静的女儿姗姗身上有了爆发的苗头,她在幼儿园的偏差行为如果不能及时更正,会对她的成长造成很多不良影响。
而这种更正,必须从静开始做起。)
注:静的故事源于真实个案,经静同意,加以改编后录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