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中国家庭如何面对物质社会的“刻薄”与“焦虑”

(2012-11-27 17:31:14)
标签:

幸福

家庭

金钱

心理学

成功

分类: 13年6月以前博文
http://s9/mw690/ae448939tcf76c521e6c8&690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说法,精神分析学家这样柔情的描述“家”的功能,它为人们提供了终生的“过渡期空间”,作为个人与社会,幻想与现实,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休息场所。
“家”实际应该是我们心灵的庇护所,当我们在外面打拼累了的时候,当我们受伤和失败的时候,“家”应该成为我们休养生息的巢穴,给予我们充足的温情、关爱,给予我们无条件的接纳。
然而,有些时候,“家”并没有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庇护,它打开着天窗,让外面的风雨涌进来。
语桐心语:请再不要用这个社会的刻薄来刻薄自己的家人,请再不要用这个社会的刻薄来刻薄自己!)


   客观的说,在中国,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非常丰富,大家的言论、行动、思想享有更高的自由,社会制度的民主和公正也在提高,我们有了更广阔,更多元化,更公平,更客观的诸多平台和机会,去施展我们的才干,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可是,据说,在这个进步的时代生活的人们,各种精神疾病、身体亚健康、自杀、吸毒、犯罪发生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出很多倍。这个时代大多数人体验到焦虑、空虚、幻灭、麻木、失落的时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很多人,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生活不幸福。

    在这里,我不想说那些老生常谈,众所周知,各大媒体经常在报道的高房价、大学生毕业生的困难处境等等。这些是客观存在的,一时无法改变的事实。

   我想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这样一个进步但弊病多多的社会,怎样影响到个人的幸福。

   幸福属于心态或心境,除非突然发生天灾人祸,导致不可挽回的悲惨事故,在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或是不幸,实际上几乎完全由个人主观决定。一个人为什么觉得幸福,又为什么觉得不幸?这取决于他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他满不满意自己的状态,也就是,他的一切符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如果他的状态等于或者高于他的期待,他就会觉得幸福。如果他的状态稍微比他的期待低,他可能觉得一点点遗憾,但是还满怀希望和憧憬。如果他的状态远远低于他得期待,他就会感到非常不幸了。

   可是,是什么因素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呢?我们是怎样形成了这些期待的?实际上,对自己的期待是我们在个人成长中习得的,他们一开始是养育我们的人给我们的,然后是伙伴、师长、同事、领导、恋人、家人以及社会给我们的。为了获得安全感、归属感、爱和尊重,我们习惯了去顺应别人的期待,并把这些期待内化成我们个人的需要。这一过程并非不好,人是一种奇怪的生物,人类可能是地球上唯一必须要通过外界来证明自己的物种。借助于他人的肯定、赞扬、贬斥、惩罚、规定……,我们逐渐形成自我,界定好自己的精神疆域。

这是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不怕有人“期待”,我们害怕的是被漠视,和外界毫无联系。期待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毫无”期待,一是过度期待。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在这个有进步但弊病多多的社会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幸福感失落的原因了,因为我们产生了很多过度的期待而又不能满足

而在这些过度的期待中,有关金钱和个人成就的期待可能是最典型和最让人纠结的了。不带有任何批评,客观的说,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弊病,而在这个时代,就我个人看来,最大的弊病就在于在金钱面前人们失去了自我,这是时代的通病。

一个人的钱财多少,几乎可以完全左右他的身份和地位的高低,以及受人尊敬的程度。我们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是看他赚了多少钱,而不是他的贡献,或是他的道德品质。尽管道德品质高尚的确会受到人们的崇敬,但是,绝对和成功沾不上关系。收入多少,是最重要的标准。一个人的赚钱能力,在很多人眼里,就等于一个人全部的能力。如果有人说自己事业很成功,但是就是收入很一般,估计会招来大多数人的嘲笑。因此,金钱和个人成就的联系,比任何时候都紧密。是选择自己喜欢但是赚钱不太多的工作,还是选择自己不喜欢还是收入高的工作,估计很多人都纠结过,没有人愿意常常惹人白眼。因为西方国家上上个世纪的文学作品里嘲弄的那种势利眼,非常可笑的在当代中国比比皆是。

这样不客观,很刻薄的社会观念影响了很多人的自我评价,尽管我们很善良,尽管我们努力工作,的确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尽管我们充满社会责任感……但因为赚钱不够多,有人认为我们能力不足,认为我们很失败。然后我们自己也就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很失败。我们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观念居然如此紧紧相连!

因此,我们要做的第一点是运用理性,去判断社会通行的观念是不是客观和准确。把金钱等同于个人成就,这种流行的和大众都不自觉的通认的观念不是客观的,甚至不是仁慈的。

大众尊敬比自己钱更多的那些人,社会对我们个人的期待是赚取比一般人更多的金钱,可我们大多数都是一般人,所以这个期待本身很矛盾,很可笑。最理性客观的社会期待应该是,自食其力,只要我们尊敬每个自食其力的人,那么整个社会的幸福感会上升很多。可是,社会大众往往是不可能做到这点的,客观理性的天平只存在于个人目光之中。

我们不能用大众的刻薄来刻薄自己,刻薄自己最亲密的人。要不,最亲密珍贵的人,和路人有什么区别?

其实,追求个人事业上的成功是因为社会的逐渐进步,赋予了每个人“几乎同等”的机会,我们相信,每个成年人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只要足够努力,都会出人头地。那如果我们没有像别人那样成功呢?如果我们没有想象的那么成功呢?那种深深的幻灭,失落,无意义,无价值感就会伴随我们,让我们觉得如此不幸。

其实,我们忽略了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一个人天生的社会背景、资源,专业、行业之间的差距,个人遗传所得的身体素质,老板的喜怒哀乐,你所在公司的经营状况,世界的经济走势,社会制度的弊病,还有运气(是的,尽管很多人不屑,但运气的确是影响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客观因素)……太多太多因素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因此,把个人事业成功完全归纳在能力和勤奋上也是不够客观的。当然,成功的人必定在某方面能力出众,而且比很多人要勤奋。但是一个人不那么成功绝对不意味着他比成功的人低能或是愚蠢。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这个世界只有少部分人能成功,如果成功仅仅意味着出人头地的话。

由此来看,我们大多数人在个人成就上可能都存在着过度期待。如果他把成功定义为经济和社会地位高于大多数人的话,他多半会尝到失败带来的滋味。

那么我们怎么样来避免呢?那就是不要被“美式成功学”迷惑。你照着书上一、二、三、四点做得尽善尽美,你不一定能有所成就,因为那是别人成功的例子,而你,就是你自己。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事业上成就,每个人都由可能实现自我,只要是他不把“过度期待”凌驾于自我之上。我们需要足够的了解自己,自己的身体素质,自己的性格特点,自己的喜好,自己看重的东西……然后牢牢站定在自己这个基础上,给予自己合适的期待。只有满足了合适自己的期待,一个人才能感到真正的满足,幸福和喜乐。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成功”的追求永无止境的原因,因为他们在和大多数人赛跑、争斗的过程中,忽略了很多本应该去重视的东西,那些可以让一个人心灵宁静,幸福喜乐的东西。所以他们只能不断的从外界获取再多一些,再多一些,让自己在别人敬畏,尊敬、爱戴的目光里,在用金钱和权力为自己建造的堡垒里,让自己的心一再的被温暖,又一再得觉得寒冷——他们并不比大多数人更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