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经典木拱廊桥
| 分类: 莫沽与桥 |
屏南经典木拱廊桥
2012年11月17日,国家文物局对外发布,闽浙木拱廊桥被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意味着闽浙木拱廊桥具备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参与本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木拱廊桥22座,其中福建12座、浙江10座。屏南县有万安桥、千乘桥、龙津桥、广福桥、广利桥等五座木拱廊桥入选,成为申报数量最多的申报点。
屏南县现保存有木拱廊桥15座,其中有13座为古代木拱廊桥,这些木拱桥年代久远,种类繁多齐全,特色鲜明,有现存全国最长的古代木拱桥万安桥,也有跨度仅10米的十锦桥;有五墩六孔的,也有两墩三孔、一墩两孔的,还有单孔跨度达35米的百祥桥;有被誉为“江南第一险桥”的百祥桥,还有龙井桥和清晏桥也名列江南15险桥;有被桥梁专家茅以升和省内外许多桥梁专家誉为我国木拱桥“典范之作”的龙井桥,还有被设计成雄鸡展翅形的千乘桥。1970年重建的屏南溪里桥,当属上世纪末代木拱桥之一。是名副其实、独一无二的廊桥博物馆。现着重介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万安桥等五座木拱廊桥。
1、万安桥:又称长桥、彩虹桥,龙江公济桥。位于屏南县长桥村,是现存全国最长的木拱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正中桥墩上有一嵌入式桥碑,碑文云:“弟子江稹谢钱一拾三贯又谷三十四石,结石墩一造,为考妣二亲承此良因,又为合家男女及自身各乞保平安。元佑五年; (1090年)庚午九月谨题”。
该桥或毁于水火,或毁于偷盗,经过多次维修和重建。明末“戊子盗毁,仅存一板”,清乾隆七年(1742年)重建。乾隆三十三年又遭盗焚,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复建为34开间136柱桥屋,民国初烧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再度重建,桥身向右岸延伸为38开间156柱,桥西北加三层重檐桥亭。主绳为长桥村黄生富、黄象颜;石匠为本县曲尺尾村邱允请、靖溪村林庆祥。1952年,桥西北端被大水冲毁两拱及桥亭,计12开间,1954年,县人民政府出资重建,因考虑到亭高招风,不再高桥亭,主绳为长桥村黄象颜、黄春财。现桥长98. 2米,宽4 7米,离水面高度8.5米,五墩六孔,墩船形,不等跨,最长单孔跨度为15.3米,最小单孔跨度10.6米。桥台、桥墩均用块石砌筑,桥屋37开间,152柱,半封闭,九檩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上覆双坡顶,桥面以杉木板铺设。桥西北端有石阶36级,桥东南端有石阶10级。
通望该桥形似长虹卧波,非常壮观,清贡生江起蛟诗云:“千寻缟带跨沧州,阳羡桥应莫比幽。月照虹弯飞古渡,水摇鳌背漾神州。汉家墨迹留中砥,秦洞桃花接上流。锦渡浮来香片片,令人遥想武陵游。”
http://s6/mw690/ae3f0346gd76108ff7385&690
万安桥
2、千乘桥,位于棠口村,现桥长62.7米,为屏南境内第三长的古代木拱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1225—1264年)。该桥经过多次维修和重建,嘉庆十四年(1809)被大水冲毁。嘉庆二十五年(1820),秀才周大权等人再次募建,并召集能工巧匠勘察设计,中间桥墩尖雕成鸡喙形状,两侧双拱自然向两两翼展开,远观整座桥,犹如一只昂首展翅的雄鸡形象,经过这次设计后,建成的千乘桥,经受住了100多年来无数次大水的考验,安然无恙,傲然挺立至今。
桥长62.7米,宽4.9米,离水高度9.7米,一墩二孔,单孔跨度27米,墩船形,桥屋22开间,99柱,半封闭。该桥造形别致典雅,雄伟壮观,两岸风景秀丽,前人“曲岸斜阳双羽泛,平桥流水数有分”,“十里烟霞迷处士,一潭素影斗婵娟”的题咏是最好的写照。建桥董事为周大权、周大楷、周大齐、周大铺、周大柚、周廷瓒、周尚纶、周尚凤:协缘为九洋周泰榕、谢有余。忠洋韦作笃,溪里沈大缓,岭里陈俊香、陈俊绿等;主绳宁邑张成德、张成来,副绳宁邑何开发、何奶兴;副绳宁邑张茂江、东盘黄荣成;锯匠北山彭兴赛、彭其孝,克择宁邑陈春兰,溪里僧长明;石匠宁邑张成送。桥东端有石阶20级,桥南端有四通碑记,其中三通记载着捐款人姓名和金额,一通为周大权撰的建桥记。
|
|
千乘桥
3、龙津桥,又名玉锁挢、溪尾桥。位于屏南县屏城乡后垅村水尾,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初,道光二十七年(1847)由董事张芬等募建。桥长33.5米,宽4.5米,单孔跨度23米,桥面距水面12米,桥屋13开间,56柱,半封闭,四柱九檩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悬山顶。桥台以块石砌筑,桥面上铺卵石。
该桥曾经是屏南通往宁德虎贝,福州寿山的必经之路,交通繁忙,桥中有楹联“水色山光不负祗般来往,车尘马迹任随那等奔波”为证。桥两岸油杉争辉,溪水清澈,鱼儿游弋,环境清幽,拔贡张宗铭所撰“桥锁龙津”诗:“绿树阴浓锁断虹,川流九曲不通风。满梁乐趣人知否,尽在游鱼出没中。虹锁龙津绕彩云,神庥万载护斯文。纳凉时向桥头坐,募建而今可勒勋。山环水转疑无路,隐隐虹桥跨水滨。两岸绿阴村树合,行人到此尚谜津”,是该桥最好的写照。
建桥主绳为吴高禄,副绳为吴日长;书梁为庠生张辉光,信士张朝辉、张邦昌;克择阴阳为张国柜、僧上章。桥东有碑记和夫人庙,神龛座南朝北,祀五显大帝。
http://s12/mw690/ae3f0346g7bf01c00df1b&690
龙津桥
4、广福桥:又名溪源桥、开源长桥,位于岭下村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代元统元年(1333),清嘉庆十二年(1806)重修,解放后又经过三次维修。桥长32米,宽4.8米,单孔跨度26米,桥面距水面10.5米。桥屋11开间,48柱,全封闭,九檩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桥屋中梁为重梁(双梁),双坡顶,桥面上铺卵石。
桥中设神龛,祀观音、五显灵官大帝。桥内有四根梁柱当碑柱,记载建桥过程及捐款人姓名,桥东端有碑记一通,记载着嘉庆年间修桥的捐款人姓名与金额。桥堍为毛石砌筑,桥两端各有左右两条二十多级的石阶。桥下碧波荡漾,两岸竹木葱茏,风景秀丽。
5、广利桥:又名花桥,位于岭下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桥长30.5米。始建于宋,清乾隆三十九年(1775)重修,1993年再次重修。桥长30.5米,宽4.5米,单孔跨度20.6米,桥面距水面7.3米。桥屋子11开间,48柱,全封闭,九檩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双坡顶,桥面上铺卵石。
桥中设神龛,祀真武帝。桥两岸有红豆杉、南洋铁杉、柳杉、水松等古树名木和一座千年古寺,桥下溪水碧绿,环境幽雅。
广利挢与广福桥均横跨于岭下溪上,两桥相距不足800米,两座桥最后一次重建的时间前后仅相差30多年,从外形上看两座桥都属于屏南县不多见的全封闭式木拱廊桥,极为相象,因此当地人称之为姐妹桥,也是闽东北和浙西南为数不多的姐妹桥之一。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广福桥的垫苗座是采用数块条石连接而成(如图),而广利桥的垫苗座却是由单根直的方木制成(如图),两座桥的历次维修都没有动拱架,这对研究木拱廊桥结构发展,隔震性能等都有极高的价值。遗憾的是。此两桥梁上墨书已经无法辨识造桥工匠名字。
http://s9/mw690/ae3f0346gd769d9cb7f78&690
http://s10/mw690/ae3f0346gd769be626289&690
广利桥图
1、百祥桥,又名白洋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桥碑记载桥名由来:“夫桥以白洋名,何问诸水滨清,且冽颜为白水洋,故桥以水名也。奇等募缘义举,因其境之屡变欲为久庆其澜计,遂移厥址卜厥基,拟以音之不甚相远者,易其名曰百祥桥,取纳福致祥之意也。”位于棠口、寿山两乡交界处白洋村附近的屏宁交通要道上,桥长38米,由高朝阳创建于南宋度宗(1240-1274)年间,该桥经过多次维修和重建,清嘉庆年间再次毁于水患。道光初年,邻近十八个村庄公推漈头村张永嵩为首募建,不料张永嵩病故,其妻黄氏与子钦奇毅然司理董事事务,广募巨资,重建百祥桥。咸丰二年(1852年),旺坑、漈头村的苏文坛、张永禅、张传恭、高大左、张永衢、张曰子、林光辉、韩占达、梁光宗、张传雅、陈汝择、高伯发、张奕凯、张仕香、张传扬等十六人集资买下桥西一片山坡,植杉树四百八十多株,以作修桥永久专用林,并在桥头立碑永志。光绪年间该桥毁于火患。光绪二十年(1894年),漈头庠生例赠雍进士张传陛为首募捐重建,桥长38米,宽4.5米,单孔跨度达35米,仅比河北赵州桥的单孔跨度小2.5米,桥面至水面高度22米。桥屋建15开间68柱,九檩穿斗式构架,上覆悬山顶。桥凌架于两岸的悬崖峭壁之上,形状似虾蛄,飞架峡谷,仰望如长虹凌空,非常壮观,有“江南第一险桥”之称。董事为张传陛,里汾溪村贡生徐居盛,棠口村监生周林耀,降龙村附贡韩启登;主绳为宁邑秀坑村张茂钰、张茂秀、张茂春;石匠为棠口村周奕谷、周奕长;瓦匠为睢溪徐居宝。其险峻不亚于龙井桥。桥东端有四通碑记,其中两通记载捐款人姓名与金额,一通为拔贡张钦奇撰写的《百祥桥记》,记载白洋桥不下数百年而境凡三变,修桥艰辛及更名事由。另一通为棠溪副举人周子歧撰写的《百祥桥重建志》。
2002年6月,漈头村村长张书巡牵头重修百祥桥。主绳是周宁县秀坑村张昌泰,整修3个月完工。该次重修,“三节苗”和“五节苗”一共仅换去五根,因此整体结构并未改变。遗憾的是2006年6月27日毁于火灾,于2011年7月27日重建竣工。
http://s16/mw690/ae3f0346gd83c970be28f&690
重建后的百祥桥图
百祥桥老照片
2、龙井桥,位于寿山乡白玉村至黛溪镇康里村的古道金造溪下游的峡口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岸悬崖峭壁,东端桥台仅由两根插入石壁的石柱作主支撑,桥下波涛汹涌,如龙喷雾,人称“龙井”,桥以此得名,为江南15险桥之一。桥梁专家茅以升和省内外许多桥梁专家誉其为我国木拱桥“典范之作”。
现桥长27.5米,始建于南宋初。清乾隆年间毁于火患,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十一月由董事彭尔培、韩圣据、郑锡官等34人募捐重建,耗银一千三百一十九两,足见工程浩大。清光绪十四年(1884年)蒲月重修。该桥建筑在地势险峻,溪流湍急,是东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桥长27.5米,宽49米,单孔跨径22.2米,离水高度19.5米(2000年因下游园坪电站建水库,水面升高,目前桥离水高度仅为6.2米,已无惊险可言)。桥屋13开间52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顶。重修主绳不详。
http://s1/mw690/ae3f0346gd83d5a8a5a40&690
龙井桥现状图
http://s2/mw690/ae3f0346gd83d5d9fda11&690
龙井桥东端桥台仅由两根插入石壁的石柱作主支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