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晓岚的鬼诗(一)韩冲

(2013-01-10 13:54:20)
标签:

纪晓岚的鬼诗(一)

文化

 

纪晓岚的鬼诗(一)

                                            韩 冲

   
 http://s8/mw690/ae392e91td2e94fd15817&690
    纪昀(晓岚)是大家熟知的大文豪,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鬼故事,并夹有大量的“鬼诗”。所谓“鬼诗”并非专写鬼的,通常通过是描写一些凄清幽冥的景物,来塑造一些奇特的意境。譬如:

 

飒飒西风吹破棂,萧萧秋草满空庭。

月光穿漏飞檐角,照见莓苔半壁青。

《滦阳消夏录(一)》

 

土花漠漠围颓垣,中有桃叶桃根魂。

夜深踏遍阶下月,可怜罗袜终无痕。

《槐西杂志(一)》

                                               
    http://s6/mw690/ae392e91td2e91870d695&690还有一类“鬼诗”是以“降坛诗”的形式出现的。所谓“降坛诗”是指在扶乩的占卜活动中,神明或鬼魂附体,在沙盘上写出的诗句。当然都是托作。今天向要向大家推介的是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一)》中以明将孙传庭身份写的一首降坛诗。这首诗写得非常的好,切勿以封建迷信看待。读起来尽管有一些阴森的感觉,但它实质上是一首内容丰富的怀古诗。这首诗中层层叠叠地套用了许多典故,我们不妨将其一一打开,看个究竟。这首诗原文如下:

 

柿园败将降坛诗   (清)纪昀

一代英雄付逝波, 壮怀空握鲁阳戈。

庙堂有策军书急, 天地无情战骨多。

故垒春滋新草木, 游魂夜览旧山河。

陈涛十郡良家子, 杜老酸吟意若何?

(注:原诗无题,是本文作者加的)

   

    首先看看柿园败将是谁?他指的就是明末战将孙传庭(1593~1643年)。孙传庭于崇祯十六年出任兵部尚书,督师征流寇,在河南陕县与李自成义军的柿园之战中,先胜后败。本欲固守潼关,却为崇祯所逼出战,结果惨遭失败,战死疆场,致使众多将士忠骨难收。

    再看看鲁阳戈是什么典故。鲁阳是古代传说中的勇士,他是商时期周武王的部下。周武王率领诸侯讨伐殷纣王时,战斗非常激烈,鲁阳公愈战愈勇,所向披靡。这时眼看天色已晚,鲁阳公就举起长戈向日挥舞,吼声如雷,感动了太阳,倒退了三个星座,重新恢复了光明,从而为武王伐纣,全歼敌军赢得了时间。(由于只是传说而已,因此在细节上有不同的版本。按照《淮南子·冥览训》的说法鲁阳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县公,在与韩国的战斗中,战酣日暮,援戈挥之,日返三舍。古代一舍是三十里。)李白《日出入行》中有“鲁阳何德,驻景挥戈”的诗句。 

    http://s4/mw690/ae392e91td2e921e92683&690这首诗的头两句是说:孙传庭不失为一代英雄,纵有鲁阳公的勇猛气概,也不可挽回地“出师未捷身先死”。

    庙堂原指帝王祭祀和议事的地方,后来代指朝廷。下面两句接着说,柿园之战中明朝军队的失败是由于朝廷决策的错误,崇祯一而再,再而三地瞎指挥,导致了惨痛的失败,大量的官兵尸横遍野。

    颈联进一步描写了一个阴森的沙场图景:尽管过去的战场现在已然滋生了新的草木,然而每逢凄清的夜晚,牺牲将士的幽魂都会回来重览他们为之捐躯的故国山河。

    尾联笔锋一转,又引出了一段古老的故事:唐肃宗至德元年(756),房琯率兵收复在安史之乱中陷落的长安和洛阳两都。他分三路兵马攻打长安,在咸阳的陈涛斜和安守忠的军队遭遇。由于错误的使用所谓牛车战术,大败,死伤四万多人,活下来的仅数千人。房因此被贬为邠州刺史,后又晋为刑部尚书,在赴任的途中病故于阆州僧舍。死后赠太尉。杜老指的是杜甫,房琯生前曾对杜甫有推荐提拔之恩。房琯罢相后,杜甫也曾上疏力谏,结果得罪肃宗,几遭刑戮。足见房杜友谊深厚,故在房琯去世后,杜甫路过阆州时曾做诗《别房太尉墓》纪念他。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这首诗里谢傅指东晋时的谢安(320~385),他出身官宦世家,早期曾隐居在会稽东山的别墅里,常与王羲之孙绰等游玩奕棋。后官至宰相,并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力胜前秦的侵略。杜甫以谢安下棋时的镇定自若、来比喻房琯的儒雅风流。把剑句说的是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前576~前484年)受聘于晋,路过徐国时,心知徐国之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死,遂解剑挂在坟树上而去。这里诗人自比季札,以诗代剑,凭吊房灵,表达对二人友谊的诚信。这首诗就是纪晓岚所说的“杜老酸吟”。http://s14/mw690/ae392e91td2e928d1c9ad&690 纪晓岚之所以在尾联里拉出房琯的故事,按他自己的说法是:孙公“柿园之役,败于中旨之促战,罪不在公。诗乃以房琯车战自比,引为己过。正人君子之用心,视王化贞辈辕(注:[fèn]辕意即翻车、失败)误国,犹百计卸责于人者,真三光于九泉矣。

    这里又引出一个王化贞的故事。这位王化贞曾是明朝户部主事历右参议,东林党重人。萨尔浒大战之后,明廷重新启用熊廷弼经略辽东。东林党人推荐王化贞当辽东巡抚。王化贞志大才疏,急于恢复辽东,轻举冒进,与老成持重的熊廷弼矛盾重重。他任用毛文龙游击敌后,又招募辽民组建广宁军,在辽河沿岸设定六营。号称要“一举荡平辽东”。王化贞以降敌明将李永芳作为内应,孙得功做先锋,调出广宁、闾阳的大军去攻打后金军队,辽西副将祖大寿率领会合明将祁秉忠进援,熊廷弼也派部将刘渠支持,双方战于平阳桥(今辽宁大虎山南八家子附近)。孙得功参将鲍承甫一交锋即行叛变,刘渠、祁秉忠战死,祖大寿败走觉华岛,西平堡守将罗一贵殒国。残余明军溃退到沙岭,遭到伏击,10万将士皆遭屠戮。至此明军广宁军全军覆没。王化贞只得放弃广宁逃亡,退至山海关

  归朝后,王化贞意识到东林党大厦将倾,就果断背叛东林,投奔阉党魏忠贤。魏忠贤趁机利用他揭露东林“贪污辽东军饷”,一举消灭了东林的残余力量。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熊廷弼以“失陷广宁罪”慷慨赴市。相比之下,奸滑的王化贞则乐呵呵地住在监狱里等待机会。后来没想到崇祯即位后面对连连失败的遭遇,怒而开始将这些死缓犯陆续祭旗。王化贞也在此过程中被人们想起,于崇祯五年(1632)被斩首。

    纪晓岚的这首鬼诗,是一幅悲壮的历史画面,既歌颂了孙传庭、房琯虽败犹荣,敢于担当的英雄气概,又描写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战争残酷性。全诗格律极尽完美,语调铿锵,节奏跌宕起伏,意境层层迭出,形成了独特的鬼诗风格。

 

                                                                      韩  冲  2013年1月9日于多伦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