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似水年华』教育是门技术更是门艺术

(2013-04-11 17:37:33)
标签:

似水年华

杂谈

分类: 杂谈

     要说到孩子的事,那的确很多,为了不泛泛而谈,那我就讲一讲教育,这可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意义重大。有人说你又没当过爸爸,哪里会知道带孩子的方法,可我当过儿子,清楚地知道那个年纪自己到底需要些什么。要知道将一个孩子健健康康培养成人堪比一个伟大壮举。当然健健康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了,要是说智商是天生的话,那有一个高的情商是完全能够培养出来的,那绝对能影响他的一身。多少的天才夭折,可原因却是自杀,这个尖锐的问题难道不值得探讨吗?

 

    从孩子呱呱落地,尖锐的啼哭声刺破医院的宁静,搭起了家人由紧张到激动的桥梁,这就注定他的出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了,他牵扯了太多人的心,尤其是在这个年代里。他就如一个耸立于高山上的庙宇下的一根支柱,虽然不起眼,但至关重要。关于一个孩子破碎了一个家庭的事太多了,当然天灾我们无法弥补,但是人祸却能避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社会上有了老师这个职业,好像很多父母就觉得花了钱,就是将自己的职责转接到老师身上了,义务和金钱的交换变得冠冕堂皇,倘若义务可以买卖,这个社会也就差不多了吧。其实我要说的是,老师并不是个职业,更多是个尊称,人人可为师,事事能为师,只要能够从其身上学到好东西那便可为师。它不仅仅特指当今这个利益下的团体,他们准确的讲应该是“商业老师”,因为脱去利益这层关系,愿意真心当老师的真的很少,别指望他们能完全担负为人父母的教育义务,很多人都在极力避免着义务与利益的冲突,那父母作为唯一不需要利益的义务者,你们的教育更为纯碎,更为直接,毕竟孩子与你们接触的时间是最多的。

 

    孩子懂事不懂事总是大人们喜欢谈论的话题,你家的孩子比我家的孩子懂事多了,我家的讨债鬼皮的要死,什么都瞎要,不给他吧又哭的可怜,真是不知道怎么办。唉声叹气的家长刚说完,对方听得家长虽然心里很高兴,但是不会接受这样的赞扬,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谦虚传统,他们会将自己孩子也照样骂一遍,然后指出对方孩子的一些优点以供参考。奇怪的事别人家长说出来的优点往往很靠谱,但毕竟是别人说出来的,为什么自己的父母就只看到孩子的差呢,多一点鼓励难道不行吗?就说说成绩这件事,家长往往只喜欢看考的差的,因为一块美玉,那么点瑕疵就入不了眼,其实孩子对考的差的已经有很大的自责了,不然怎么会遮遮掩掩不让你看呢,而让你看那些考得好的,你摒弃他的用心,决定刨根问底,结果破坏了他的良苦用心,还大大打击了他的自信心,我很难相信他以后能很宽心地面对每一次考试,即便这样出来的好成绩那也是打了折的,就为了你的面子让他小小的内心受这样的煎熬?

 

    成长的过程中犯错是必不可免的,即便是成人的你有时不也经常犯错吗,只不过经常迫于面子不敢承认罢了,你自己的心里怎么想的难道不清楚?我想说的,犯了错藏在心里绝对是一个无比煎熬的历程,很多人都会有同感,勇敢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绝对是个勇敢的壮举,多少冠冕堂皇的人有一颗衣冠禽兽的心,事后能忏悔的人又有多少,庆幸自己逃过一劫的又有多少。而且往往这些举动无意间成了孩子最好的老师,那些免受惩罚的快感就像毒品一样能噬透人心。我不如举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去游乐场玩蹦蹦垫,她们蹦的正欢的时候孩子发现了边上有个红色手机便指给妈妈看,她一看就知道是别的家长掉下来的,便让儿子捡过来,她偷偷塞到了兜里,哪知道不一会儿别人就过来找,有人建议拨通手机听声音,孩子的母亲懊恼当时没有立即关机,心里紧张便又将手机偷偷塞到儿子手里,然后故作轻松地招呼那个失主,厚着脸皮说孩子不懂事,一不小心拿到就捏在手里了,那人也不是个蛮人,这事就这么算了。其实大家看,孩子当时的心里怎么想的,明明是妈妈让自己捡的,妈妈却推给了自己,然后自己成了不懂事,妈妈成了好人,原来把罪过推给别人就行了,孩子会不会这样想呢?倘若换一种做法,妈妈主动拿出手机,说自己在脚下看到的,主动拿出递给失主,倘若失主是个老好人,可以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即便对方蛮不讲理,给了自己难堪,孩子把这一幕看到眼里,妈妈受到的尴尬他会永远记住,乱拿别人的东西不好这个说法我想他再也不会忘。

 

    再说说命令这回事,老板喜欢命令员工,上级喜欢命令下级,倘若撇出了利益关系,谁会言听计从,即便是老实听了也会对那些严肃的口吻变得畏惧,厌恶,以后好的意见建议便会很少传到上层了,这也就拉开了谄媚,献殷勤的序幕。我看过国际知名企业的管理者,他们的待人处事没有像这样的,司华伯就是这样一个人,当他看着工厂里的工人在贴着禁止吸烟的标牌下吸烟时,并没有严厉制止说,“瞎了眼不认识字吗!”,而是主动递上雪茄,笑着说,“朋友们,别谢我,要是你们能到外面去抽那我就更高兴了!”,效果显而易见。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是应该具备这样温文尔雅的性格,而不是以暴制暴,有句话说得很好,当你握着双拳对待别人时,别人难免抱以双拳以自保。效果转到孩子身上也是这样,一个严声詈骂的父母绝对不是一个好父母,让孩子怕自己绝对不是一个引以为豪的事,我见多了很多父亲这样赞扬自己而嘲笑别人,“你儿子都不怕你嘛!你看我儿子,我吃的透透的,就怕我!”,他说的时候往往叼着烟,那种自豪感仿佛就像当年的拿破仑,一个只会将征服用在幼小的孩子身上的人,我想是可悲的。很高兴能够听到那些和孩子成为朋友的家长,他们真的是想去融入孩子的生活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和需求,这样才会洞察那些萌芽的想法,更好的引导他们快乐成长。事业是每个人喜欢说的词,拥有一个伟大的事业自豪了多少人,殊不知孩子教育这样一个事业,你只要稍微关心,用心关爱,别把商场上那一套用到孩子身上,其实每个父母都能做得到,可是往往是那些贫穷的光了锅底的家庭做到了,而那些闲暇的能绕地球几圈的父母说没有时间,是啊,你们忙!到后来孩子也这样对你说的时候,不知道你的心会不会哇凉哇凉的?人的人心总会有一个抵触情绪,别人越是强制性要将它从自己身上抹杀掉,自己就越抓的紧,有时候明明知道这是错的,但是人需要潜移默化的缓冲期,而不是命令式的强制执行,学着和孩子当一当朋友,并不会有损你为人父母的资格。

 

   我要讲的还有很多,教育问题永远不会讲完,只希望自己提出的那些做家长的能够引以为戒,你们真的了解孩子吗?你们的爱带不带着自以为是的成分呢?这是值得反思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