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源春水

(2015-09-01 15:49:59)
标签:

情感

分类: 读书

 
    “桃源春水”是禅宗对人性本源的象征,侧重本心的纯洁性。

 

      武陵桃花源本是陶渊明创造的艺术世界;东晋阮晨、刘肇入天台山采药,在桃源遇仙子,经历了短暂而美丽的爱情,这便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天台桃源。超然世外、恬淡自足的武陵桃源,和情思缠绵、美丽浪漫的天台桃源组合到一起,赋予了桃源意象以新的内涵。

      禅宗也经常运用桃源意象,把告别了世路的颠簸,回到精神的故里,称为回到美丽的桃源。著名的国师三唤侍者公案,主旨就在于使侍者回到精神的故里。《颂古联珠通集》卷八说:
   

    世路风波不风君,一回见面一伤神。
    水流花落知何处?洞口桃花别是春。
 
   
     人生多风雨,花发足别离。世路崎岖,风波险恶。禅师犹如深情缱绻的桃源仙子,不住地呼唤着“刘郎”归来。但每次呼唤,迷失的漂泊者都懵然无知,徒使人黯然神伤。在炽烈的期待中,春心付落花,随水到人间,以期望刘郎能寻踪觅迹而来。只可惜刘郎纵是追寻旧时路,也只怕是烟锁桃源,雾失津渡,杳不知仙踪何处了。


    “桃源春水”意象,因为清纯美丽而成为“本来面目”的绝佳象征,禅僧对之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向往。桃源超尘绝俗,其人美,其景淳,明媚宁谧,与机巧奸佞、浮华躁动的红尘形成了鲜明对比。禅宗将回到本源性状态的禅悟体验比作回到桃源。回到了“桃源”,就是彻见“本来面目”,回到了美丽而清纯的人性的源头,回到了精神的故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饥餐困眠
后一篇:老蜘蛛的礼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