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2013-04-10 22:06:02)《角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斡珥垛小学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认识角》这一节课既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通过学习,让学生能掌握一些关于角的知识。而比较角的大小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主要环节设计
这是本课时的重点,主要分4个步骤:找角→识角→做活动角→画角
1.找角。在主题活动图中去找角,在具体物体中去找角。
2.识角。让学生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创造角。采用游戏的方式分组活动,并在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4.画角。用课件示范怎样画角,记画角的小口诀,让学生自己学着用尺子画角。
【案例一】
活动一:动手实践创造角
1、小组合作创造角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角这个好朋友,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并自主学会了角各部分的名称,还能够准确的判断什么样的图形是角,什么样的图形不是角,你们太棒了!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来创造角呢?”
生:“想!”
师:“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个实践活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搭一搭、折一折、做一做的方式来创造角,并把你创造角的方法、和你的发现在组内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创造出的角拿到前面来展示展示,可以自己来,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上来。”
生1:“我是用手工纸折成的角,先把圆形的手工纸对折,再对折,就形成了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一条边,这是另一条边,中间夹的就是角。”
师:“你真聪明!下面有没有小朋友也是用这样的方法创造出的角?举起来让大家看看!你们折出的角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还有用其他方法创造出角的吗?”
生2:“我用小棒摆出了角。这是它的顶点,这是一条边,这是另一条边,中间夹的部分就是角。”
师:“摆得真好!也有同学像他这样吗,把你的磁板举起来让大家看看。你们用的是拼一拼的方法,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我们两个用硬纸条创造了能活动的角,虽然我们选择的纸条长度不一样,但是我们却创造出了大小相同的角。”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4:“我和我的同桌用一根线绳,轻轻从中间一拉,就形成了一个角。”
师:“你们太有创意了,真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
师:“这两个小朋友在刚才活动的时候就一直在那里比,下面也有同学做出这样的活动角吗?举起来看看。这个活动角还有什么样的特性啊?可以把它随意变大变小,发现了吗?试着玩一玩。”
(玩活动角。)
教研员评论:
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的制约,对于某些数学概念,仅靠教师的讲解及教具的演示,在理解上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这节课要让学生对角的认识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这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