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论语》  感悟育人之道 (杨成秋)

(2015-01-02 23:32:47)
标签:

《禹城教科研》

(内部刊物)

2014年第3期

【读书频道】

分类: 经验交流

禹城市实验小学 杨成秋

 

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说,为官的可以用它来治理天下。通过我的学习并参照一些学者的观点,我体会到,《论语》思想的核心,不是讲治国,而是讲做人道理,教育人怎样做一个大写的人的道理。你想,做人做好了,自然当官也好。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作为记录他的言行的论语中,处处包含着育人之道和育人之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无论是教师还是校长都能从中找到工作的智慧之源。所以读《论语》主要是学做人。

下面谈一下在我的工作实践中,受益的二点:

一、提炼校训,办学目标具体化。志于道,“明德励志,择善而行”

——论语所讲“志于道”,所谓志于道就是追求做人的道理。

我们现在常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你们长大后想当什么?做什么样的人?孩子们的回答一般会说想做医生,想做个老师,想做科学家等等,也有说当大官,挣大钱,当明星的。而《论语》讲的是志于道。首先是要立志于世,懂得做人的道理。简单地说,就是首先要做一个好人。朱熹给孩子们讲过,立志很重要,如果不立志的话,你不知道有劲往哪儿使。书读不懂,书背不下来不要紧,多背几遍,就背下来。懂得不深不要紧,多思考总能理解。就怕你没有立志,没有志向,你就不知道往哪儿使劲。现在很多孩子没有立志,没有立志表现在什么地方?这些孩子只想追求利禄,不想追求“道”,只想做贵人,不想做好人。这就说明没有立志。立志在事业上有成就不错,但是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个好人。这样将来你做教师是个好教师,做科学家是个好科学家,做医生是个好医生,当官是好官。也就是先做人,后做事,先做好人,后做贵人或名人。小学教育只有播种没有收获,播下什么种子会收获什么果实。基于以上的认识,在办学实践中,我们提炼出这样的校训“明德励志,择善而行”。它的出处来自于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在人生之初,明白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激发出自己的志向,立下做好人成大事的志向。为此我们确定了以德育为首,教育学生明是非,辨善恶的工作思路,跟进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改革了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全面争星,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04年开始,我把学生应具备的孝敬、友爱、劳动、学习、创新等素养从18个方面用“星”来体现,为每名学生建立“星”级少年成长小档案。让学生追着星成长,把追“星”的过程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一颗颗小“星”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

 “十佳小学生” 评选和表彰活动。今年的 “十佳小学生”评选活动已是第十届了,经过班级及级部的评选后,参加校级十佳小学生的评选。由学校领导、教师、往届十佳小学生、大队干部和各班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百人评审团,对各候选人的事迹材料、相关证明资料和才艺展示进行公开评选,整个活动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最后依据综合成绩最终确定了“十佳小学生”称号的获得者。

“学科特长生评选”活动。鼓励、关注、培养在学科学习方面有亮点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我校在各种学科上的“名学生”,不拘一格“奖”人才。

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筑牢学生一生受用的长城

《论语》上有这样一句话:子贡问曰:有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恕。另一句话是:“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在我校的校园的醒目位置,我们放置着这样的两句话。一句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北京奥运会向世人推荐的五句话之一,意思是说:自己所不希望要的,就不要加给别人;另一句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的是自己希望在社会上立足,也要帮助别人立足;自己希望办事都能通达顺利,就也帮助别人通达顺利。这两句的核心是:一个是约束自己,不要伤害他人;一个是尽心尽力帮助别人。概括起来讲就是推已及人,将心比心,把别人看作和自己一样的人。为人处事心里不是只想着自己,也想到别人。一言一行都想到对周围的人会有什么影响,别人会有什么感受,想到不要干扰影响人家,别人有困难,主动帮助人家。我们把这样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做人之道从小根植于孩子的心灵深处,筑起一道与人与集体相处的原则长城,我想他们长大成人后,无论成就的事业是大还是小,他一定不是一个让人讨厌的人,会是一个能和他人和谐相处,受人尊重的人。

三、孔子还有一句话,是“德不孤,必有邻”

这个问题现在很重要,现在的独生子女心理上只有自己,所谓只要我高兴就好,只想到别人如何为自己服务,对自己好,很少想到自己要为别人做点什么。我们天天唱“让世界充满爱”,有母亲节有父亲节,以及我们实施的感恩教育等等,中心原则就是心中要有他人。心中有他人,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你只有心中有他人,考虑他人,才会有对他人的爱和对他人的责任。

明德方可为善,书香最能致远。智于心,力于行。为此,我校08学年启动了“与经典同行,为生命奠基”为主题的读书工程。让《论语》、《三字经》、《千字文》走进课堂,融入学生的精神血脉,化为照亮学生一生的阳光。该工程以小学六年为一个循环,做到七个到位:一是时间到位,在校落实晨诵、午读,在家读不少于30分钟;二是内容到位,晨诵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千字文》,三年级《孝经》,四年级《增广贤文》,五年级《道德经》,六年级《论语》,午读和在家读则是各年级经典书目推荐和自主选择相结合;三是计划到位,学校、级部、班级、学生都要制定详细、可操作性读书计划;四是监督到位,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监督学生读书计划的执行;五是活动到位,以每学年一次的读书节为平台,积极开展经典故事我来讲、经典好书我演讲、经典书签我制作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六是考核到位,积极探索经典诵读考核评价办法,责任到人;七是表彰到位,对在各级各类读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组织、个人进行表扬奖励。在今年的第一届读书节表彰大会上,读书大王臧晓彤激动地说:“读书让我变聪明了,更让我懂得了怎样做人!。书香家庭代表赵忠旭的妈妈感慨地说:“实验小学书香薰染的孩子的小手,拉起近7000个家庭,数万人的大手,捧起书本,吸纳智慧,沐浴文明,提升素养,功德无量。”

     宋朝大儒张载讲: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既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这是一个封建士人的襟怀,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党的教育工作者,更应有这样的文化担当信念。当今社会,西学东渐,术行天下,但只有以道御术,才能创建和谐社会,才有和谐教育。那么,道在哪里?怎样立心?又如何立命?我个人以为核心就是做人,就是懂得做人的智慧,这个智慧应当到孔子那里找,到《论语》里面找,到经典的传统文化里找。这样,也唯有这样,我们,还有我们的学生,才能做一个有根的人,做一个和谐的人,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或许这也是我们教育的希望所在,福祉所在。

 

                  责编:王吉胜  编辑:陈德军  孙海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