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一个人(陈德军  )

(2013-01-23 10:07:09)
标签:

杂谈

分类: 网络文苑

                                          

     七一即将来临,此刻我想到一个人,一位89岁高龄的老人。

     老人姓谁名何暂且不提,很早以前她的事迹就让我感动:老人退休后一直热心发挥余热,坚持义务扫大街数十年,坚持义务栽培花木供城区搞绿化,坚持以组织名义救助20余名困难孩子,以“服奉乐”名义向社会各界累积捐款6万余元,坚持每年交纳一两千元特殊党费。

     

     对老人,我从内心一直充满敬意,同时也充满好奇,一直想亲眼见见。机会终于到来:两年前本市组织一次征文活动,活动名称就来自老人的姓名。出于对老人的尊敬,我当时写了一篇散文,最终获得二等奖。活动组织者建议到老人的住所去颁奖,由老人亲手把奖品发到我们手中,借此去看看老人家。我觉得这安排很好,便一起来到老人的住处。

    

    高新区大楼南面不远处,一个不大的平房,就是老人的住处,平房后是老人培育花木的苗圃。我们来到屋内,见老人身穿黑色衣裤,头戴一顶紫色线帽,帽边露着白发,脸色有些黑红。这是我第一次和老人近距离接触,感觉她身形有些瘦小,略显拘谨,没有多少客套话,但神情谦和慈祥,笑意真诚。屋内陈设简单,老人的一日三餐据说也十分随意,子女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

    

    见我们一直站着,老人便招呼我们坐下,但屋内没有足够的凳子,我们便站成一排,从老人手中接过奖品。随后与老人合影,留了电话,便匆匆告辞。车子已经开出很远,老人还站在屋前,依依不舍地看着我们……

    

    老人出生在河南邓县一个小山村,1947年考入复旦大学数理系,1948年6月放弃学业投身革命,1950年来到山东禹城团县委工作,1954年一封莫须有的举报信使她蒙冤,被遣返河南农村老家劳改,“文革”期间更成为反面典型,1980年12月平反后恢复公职,不久办理退休手续,1986年入党,多年来一直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服务和奉献为乐,组织上给了她很多荣誉,也奖励她钱和物,她随手捐给了养老院,去世之后还要将遗体捐献给社会。

      

      “为国家更富强,为人民过上好日子,为我们的社会更文明,是我的信仰,终生不变这是老人发自肺腑的话语。老人是谁?当地很多人都认识,她的名字叫张星南。

 

 

【后记】

     这是今年七一前写给《禹城市报》一篇小稿,发表在6月29日的副刊上,当时张星南老人正在住院,想不到几天后她便去世。现实中,像她这样纯粹的人不多,所以尤其觉得可贵。谨以此文纪念张星南老人,并借此向老人家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