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学家Stavrianos在他的《全球通史》一书中,曾这样评价伊斯坦布尔:“没有一个西方国家的首都,在帝国统治的连续性和范围方面,能与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旧称)的辉煌历史相媲美。确实,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地跨两大洲的城市,伊斯坦布尔有着太多的故事和历史积淀。就像了解一个人一样,在我们走进这座城市之前,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他的过去。
伊斯坦布尔,在土耳其语里,是伊斯坦堡的意思。“堡”指城堡,在西方,以城堡命名的城市不少,多表示城市因军事目的而建,这往往与城市重要的地理位置有关。伊斯坦布尔扼博斯普鲁斯海峡咽喉,横跨亚欧大陆,是古代丝绸的必经之路,也是控制中东与欧洲陆路交通,黑海与地中海海路交通的重要关口,也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这座城市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是承接东西方文明的支点。
在历史上伊斯坦布尔一度被称作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三个不同的名字正好代表了这座城市三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曾作为古代三大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公元前660年左右,还是古希腊时期,一群希腊殖民者占据了这一地区,并以“拜占庭”为名,使其成为雅典同盟及其继承者雅典第二帝国的一部分。
拜占庭曾长期作为罗马帝国的盟友,直到公元73年正式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君士坦丁大帝于324年成为全罗马帝国的皇帝后,决定建立一座新的基督教城市以取代拜占庭,以作为帝国的东部首都,后来这个城市被称作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的这一部分日后成为拜占庭帝国(或称东罗马帝国)。
到1453年,苏丹“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并以其为首都,建立了庞大的奥斯曼帝国,而这座城市也成为了伊斯兰教的中心和奥斯曼帝国哈里发的驻地。
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瓦解,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伊斯坦布尔得到很大的发展,城市的界限和人口急速扩张。至今,欧陆一侧的老城区仍保留有蓝色清真寺等辉煌的历史建筑,罗马时代的赛马场、拜占庭时代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及奥斯曼时代的托普卡普皇宫,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大巴扎......历史遗迹不尽其数。伊斯坦布尔不愧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世界著名文化历史名城,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2018年,根据入境游客数量和跨境消费的全球旅游城市指数,有媒体评选出全球最受欢迎的十大旅游城市,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位居英国伦敦、泰国曼谷、法国巴黎、阿联酋迪拜之后,排名第五。
夕阳西下时,漫步在博斯普鲁斯海岸边,沐浴海风,遥望对岸落日馀辉的映照下射出的点点桔红,这时你会深深理解两千年来人们为何选择了这样一个非凡的地方作为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