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2015-03-20 09:51:21)
标签:

育儿

分类: 课题研究

 一低碳生活概念

    “环保”指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和发展生态平衡。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对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即节能减排。多数人都有认识误区,认为“低碳”都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我们条件很好,根本不需要节能。因此,对低碳生活存在排斥现象,对孩子的教育上更是如此,现多数是独生子女,农村最多不过两胎,口号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 ”,要什么给什么,只是一味的满足,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很随性,既不懂节俭,也不懂环保。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智慧的大脑和健康的体魄。他们的环保意识重大,直接影响未来的生存空间。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方式,同时是低代价、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因此,低碳生活应从娃娃抓起,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 ,过健康生活。

二研究目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校的教育,学生懂得低碳生活的内容、生活方式。倡导学生节电、节水、节气、节油、节支,垃圾分类回收,适度消费,不用一次性产品,拒绝白色污染,尽量以步代车,不做有损环境的事,并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周边人群,让学生将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增强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小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吸引他们将低碳生活进行到底。

三、研究内容

(一)什么是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是自然而然养成的习惯,是一种生活态度,不需要刻意节俭,只要从生活的点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时也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二)常见的低碳生活方式

1、用无异味环保的学习用品。

2、爱护书本,不浪费纸张粉笔,不乱扔废纸,垃圾分类回收。

3、少用纸巾,要用手帕代替。

4、保护树木,积极参与种草种树。

5、随手关水关电拔插头,用节能灯泡,用上发条的闹钟。

6、不用一次性餐具、牙刷、塑料袋、纸杯等。

7、自己不吸烟,劝阻别人不吸烟。

8、多步行、少坐车特别是私家车。

9、水要循环使用,洗脸洗脚水可冲马桶。

10、爱惜粮食,不倒饭菜。

11、废电池、旧手机等送回收站。

12、过生日不大量花钱,不买昂贵衣服。

四、研究方法

1、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完成这项任务,学校教育是主要途径。老师的讲解教育,同学之间的相互监督对比评比,探索学生成为低碳生活的评价者和组织者,探索家长参与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力求给学生创造家庭低碳生活环境,巩固学校教育成果。

学校环保教育主要是课堂上,比如语文课穿插,思想品德课上涉及到的环保内容。生活区对学生的用水、用电、用餐的指导,宿舍卫生间的水电随手关闭,对洗碗时水龙头拧小点。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平时在办公室节约用水电,纸张正反面都用,同时用一纸箱回收废品,学生也会跟着学,这样既减少垃圾又会提高废品回收率,也可以积累班费。

通过对生活中浪费行为的举例,检举,制止,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且将这种理念带动更多人进行低碳生活

五、过程设计

1、了解每天街道的车流量有多少,就知道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利用一个星期天完成)。

2、全年阴天有多少天,了解雾霾的原因。(学生通过网上知道)

3、学校每天的用电量是多少,家里每月的用电量是多少。

4、到周边认识废水废渣,了解他们对环境的危害,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5、搞一次“珍爱地球,从我做起”的环保知识大赛。

6、人人参与环保演讲,选举低碳明星。

7、让学生搞一些保护环境的环保画手抄报。还有环保歌曲,倡导以过低碳生活为美。

8、在明年的5月31日无烟宣传日,宣传戒烟,认识无烟标志。

9、通过校讯通,将环保日告知家长。

除了家庭和学校,社会也应对环境多多宣传,可以借助社区的宣传栏,报刊、书籍等宣传环保,常设环保的社会氛围,只有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为学生的环保教育出力,学生才可以在一个注重环保、提倡绿色低碳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低碳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自2014年11月开始到2015年6月结题。

 1、 准备阶段(2014年11月-12月)

(1) 拟提,收集相关内容资料

(2) 通过网络,再到周边环境了解情况

 2、 实施阶段(2015年1月-5月)

(1) 设计进行一次和环保有关知识问答,看学生对低碳环保生活有多少认知,存在哪些问题。

(2) 对照问题,对学生进行低碳环保教育,促进他们逐步养成低碳环保生活的习惯。

(3) 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实施低碳环保生活。

(4) 逐步完成课题内容。

 3、 总结阶段(2015年6月)

(1) 继续深入研究并总结前期研究成果。

(2) 总结学生低碳生活的实质性进展。

(3) 总结课题报告。

(4)为后期的继续深入研究打好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