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南楼的红色记忆
(2022-10-17 20:50:45)
标签:
历史 |
耀南楼的红色记忆
江文明
耀南楼是客家永定众多土楼中的一座方形大楼,建于1876年左右,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歇山屋顶,高三层,除了楼门下和厅下外,另有22间直上,建筑面积大约2000平方米。20世纪八十年代,最热闹的时候,大楼住有100多人,后来因外出求学、工作、经商、做工等各种原因,一些人陆续离开大楼,走进城市。2002年开始,随着各家各户在楼外新建房子并逐渐搬离,如今大楼已空空荡荡。
耀南楼坐落在美丽乡村南江的石扁头,论规模、构造和格局等,虽然比不上振成楼、承启楼等闻名世界的土楼,但是她也留存了一些光荣而令人自豪的红色故事。1926年北伐东路军入闽,推动了永定工农运动的开展,南江村一些有志青年的思想得到了启发。1927年9、10月间,南昌起义军南征广东时往返途经永定,沿途点燃了熊熊的革命火种,南溪一带的群众积极投身革命。1928年6月30日金丰暴动,暴动队伍收缴土豪劣绅的枪支弹药,焚烧田契借约,红色风暴席卷整个金丰山村,有力配合了7月1日由张鼎丞任总指挥的永定暴动。受革命思想的影响,耀南楼的江亮鸿(1909—1932年)毅然辞别亲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参加赤卫队。不久,担任永定赤卫团第二连第六班班长。5月,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率领红四军解放永定,成立了永定县革命委员会。8月上旬,毛泽东在指导召开中共闽西“一大”后,第二次来到永定,一边养病,一边指导革命斗争。毛泽东在牛牯扑时,江亮鸿与战友们一直在金丰外围活动,暗中保护化名为“杨子任”的毛泽东的安全。
1929年10月17日,红四军第四纵队第八支队的部分红军和永定县赤卫大队,配合南溪人民举行武装暴动,攻打南溪民团,江亮鸿英勇顽强,冲锋陷阵,狠狠打击了地方武装。当天,成立了南溪乡苏维埃政府。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他与战友们一直转战于永定全境。1932年升任为排长的江亮鸿带领战士在湖雷罗滩保护农民收割稻子时,附近民团突然来袭,红军营房被敌人包围,江亮鸿沉着镇定,指挥战士一边抵抗,一边撤退。此时,他发现有个伤员还在营房,于是立即叫手下先走,而自己返回营房背起伤员往外跑。危急关头,敌人已经迫近。要想安全撤离已经来不及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江亮鸿被敌人齐射的乱枪击中,当场光荣牺牲,年仅24虚岁。噩耗传来,家里唯一的哥哥江亮碧悲痛万分,泣不成声。1956年12月21日,永定县南溪乡人民委员会上报,26日经县同意,将江亮鸿评为革命烈士,并加以追恤。这是后话。
1936年农历七月十一日晚,张鼎丞在实佳蛟塘开会,被林蔚民带领的民团突然袭击,在当地人的帮助下,他安全脱险,随即悄悄下山来到石扁头耀南楼躲藏。恼羞成怒的林蔚民下令烧掉蛟塘村的三座大楼后,闻风尾随而来。耀南楼的几户人家赤心向党,立即将大门关起来,用大门栓扛住,并大声对民团说“楼里没有共产党游击队干部”。将信将疑的民团大呼小叫,威胁楼里的人赶紧开门让他们进来搜,否则火烧大门。然而耀南楼人不惧反动势力,决心保护张鼎丞的安全。无计可施的敌人就将木柴堆到大门上,点火烧门。楼里人赶紧提来井水,从二楼的暗水槽倒下去,将大门上的火浇灭。林蔚民见状,火冒三丈,叫手下继续点火烧门,结果又被淋灭。过了许久,大火才把厚厚的大木门底下的表层烧掉一小部分。最后,反动民团决定暂时撤退。眼见敌人走远,耀南楼人立刻告知张鼎丞,并协助他从楼侧的伯公坑上山躲避。过后,大楼里的人用铜皮和铁皮把木门钉起来,以防敌人再次火烧。
40年代初期,游击队干部刘永生、江岩、江荣达等人在南溪打游击,经常来到石扁头。耀南楼的接头户热情招待他们,为他们做饭,缝补衣服;有时还摸黑上山为游击队送米、送菜、送情报。有一次,江岩、江荣达与南江桥子头的江拔能等游击队员七八个人到耀南楼,热心、能干的魏富娘把家里本就不多的糙米放一些进锅里煮饭给他们吃。谁知才吃了一会,实佳村的“牛真佛”(民团队员,白皮红心)急匆匆进来,说有一队民团就要从实佳赶来了,叫他们赶紧上山。江岩、江荣达等人连忙放下碗筷,走出楼门,往伯公坑跑去。魏富娘急中生智,立刻把碗筷放进大铁锅,然后将木桶里的猪食倒进锅里,有许多糠秕和菜叶搅在一起的猪食,很好地遮盖了锅底的碗筷,避免了敌人发现。民团四处搜索一阵后,毫无所获。事后得知,这次遇险,幸好牛真佛提前告知。当时,民团大队人马在实佳集合,牛真佛找了一个借口跑开,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石扁头,通风报信后,又立即跑回去,而敌人见他“一直在”身边,并没有对他产生怀疑。脱险后的江岩,解放后成为永定县首任县长,江荣达后来也担任副县长。
石扁头伯公坑有许多田丘,在田丘的上方是葳蕤茂盛的草丛,那时候还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杉树。有时候敌人突然来袭,来不及上山躲避的游击队员就跑到茂密的草丛下,躺在耀南楼接头户事先挖好的土坑里,然后用密密的草丛遮盖住,一次次地躲开了敌人的抓捕。
的确,耀南楼人不仅男子热血,巾帼也不让须眉。值得一提的是,在江亮鸿牺牲后,他的堂妹江亮曲继承哥哥的遗志,勇敢地走上了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道路。出生于1915年8月8日的江亮曲,13岁就嫁到奥杳黄屋做黄举新的童养媳。由于长得高大,大伙都叫她为“江大妹”。解放战争时期,奥杳民众成立地下党支部开展斗争,一些人积极接济、支持游击队,还有的为游击队做被褥、服装,江大妹则为游击队做军鞋。为了避免怀疑,她和苏唐英两人各做一只,做好后一凑,左右相合,刚好凑成一双,成为美谈。游击队员们穿着江大妹做的鞋子,东奔西跑,英勇顽强地打击敌人。新中国成立后,江大妹颐享天年,直到2007年去世,享年93岁。
光阴荏苒,岁月不居。可是,耀南楼的红色事迹,永远流传于世。如今,那钉在大门上已经斑驳生锈的铁皮和泛着光泽的铜皮,见证着那段峥嵘的岁月,似乎还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