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稳致远,立德树人——2020年高考作文题评析
(2020-07-13 21:04:25)行稳致远,立德树人
——2020年高考作文题评析
江文明
近年来,高考作文趋向于考查实际应用的能力。纵观这几年的高考,笔者认为2020年的高考作文题出得更好,它不仅贯彻了新高考的精神,努力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而且与学校日常思想教育离得很近,贴近学生所受的德育熏陶,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好”说,并强化了语文的工具性的作用,降低了审题难度,体现出语文的人文关怀,让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的展现。
一、材料直抵心灵。全国I卷的作文题是一则材料作文题,材料主要讲述春秋时期鲍叔与管仲的故事。这个故事对学生而言,既陌生,又熟悉。说陌生,是因为有些人可能没看过鲍叔和管仲的故事;说熟悉,是因为人物的思想、行为所折射的含义十分常见。鲍叔推贤让贤,甘居人后,成就别人的功勋;管仲忠主高才,施展抱负,为国为民;齐桓公有志胸怀广,爱贤用才,建立不朽霸业。学生在阅读作文材料时,几乎能够直接通过字面意思,理解材料的内涵,以及人物的精神品质,并易于唤起头脑中的记忆、识见,无需多花费审题的时间,就可构思下笔。
由于材料直观,其内涵又与学生平时接受的思想教育吻合,一下就达成了写作材料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无缝对接,这为考生顺利写作奠定极好的思想基础,使他们更快放下思想包袱,减轻考试压力,从而较为轻松地完成应试之作。
二、价值观导向明。作文材料弘扬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无论是以才报国的管仲,还是为国荐才的鲍叔,他们都忠于国事,以个人的才德报效国家,他们的思想品质值得后人学习。而齐桓公虽然是君主,但他能以事业为重,放下与管仲的恩怨,君臣一心,最终实现称霸中原的伟业,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其胸怀、格局和理想也令人高度赞赏。作文材料就是积极贯彻新高考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树立理想、爱国为民的思想观,厚植家国情怀的理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导向可谓异常明确,贴近时代脉搏。
三、放飞写作思维。诚如前面所述,因为材料内涵直抵学生心灵,降低了审题难度,学生便更不会患得患失于审题之准确与否,就能轻松地在材料中选择自己感受更多、更深、更容易写的对象,然后利用平日积累的素材,放飞自己的写作思维,挖深挖透,极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写作潜能,将自身的写作实力完全施展出来。这样完成的作文,才算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写作水平,有效地检测出他们的写作实力,进而甄别人才,体现高考的意义。
总之,相比之前写共享单车或劳动一类的题材,它们看似普通熟知,其实却跟很多考生有心理距离,不像今年的作文题含义是学生长期浸染、熏陶的。从此层面而言,笔者也觉得2020年高考作文题出得极佳。不过,虽然是写发言稿,但“任务驱动“还是很明显的,它保持着高考一贯求稳的延续性,让一度受到疫情影响的考生稍微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