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书籍 |
玉石篇
随着社会礼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夏商周秦汉时期,玉文化逐步得以提升,制式多样,纹饰丰富,成为上古服饰中的一道亮点,玉的概念已远远超出其自然属性的范畴。隋唐宋元以后,玉雕器物在发展中得到进一步促进繁荣,并出现官办、民办等经营场所,玉器开始走向千家万户,已成为人们始闻若见的赏玩之物。从玉种到造型、从雕刻到工艺,可谓琳琅满目、琢器天成。明清时期的玉雕,更是一门艺术雕刻走向高峰,它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领域,大到几米,小到寸指,将玉器雕琢技艺发挥到了极致。时至今日,玉石已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化为人们所钟爱。
新石器时代双孔石钺
http://s8/middle/adfe8570xcbaffabb6207&690
尺寸:长 12.4cm,宽12cm,肩宽9.8cm,厚1cm。
造型:此器近似正方形,双面刃,呈弧形,肩微弧。
纹饰:全器光素无纹饰, 玉石质,通体打磨光滑似花纹,石质细腻淡雅。
小结:石钺,因形状似斧,也称斧钺,是古代的一种劈砍兵器,也可用于生产、守猎等,新石器时代发现较多,有玉、青石、岩石等质地。石钺打磨精细光滑,有的呈镜面亮度,尤其是玉钺,是古代王者权力的象征,主要为陈设礼器,打磨及造型极为精致。
此钺质地为玉石质,近似斧状,双面刃呈弧形,肩微弧。近脊部对钻2孔,大孔在下,直径3.8厘米;小孔在上,直径2厘米,穿孔作用于穿捆在长柄之上。该玉钺属古代礼器中的一种,由于年代久远,长期处于酸性土壤中,受其影响玉质呈“灰骨”状,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江西省高安市上游水库内一墓葬,2005年高安市进行了一次野外文物普查,在库尾的洪城村,博物馆普查人员在村边田中调查时捡拾到石斧等石器,该村一个姓幸的老师家中并保存有捡来的石箭、石铲等石器,文物部门将该处命名为新石器时代洪城遗址,2005年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玉钺应与该遗址有关,对研究高安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唐浮雕鱼纹椭圆形石粉盒
http://s2/middle/adfe8570xcbb003fda0f1&690
尺寸:通高2.2cm,盒高1.4cm,盖长6.8cm,盖宽5.2cm,底长6.4cm,底宽4.6cm
造型:椭圆形,子母口,浅腹,平底。
纹饰:盖面边沿刻划一圈双线半弧形花纹,内刻弦纹一圈,圈内浮雕肥大游鱼,尾鳍硕大呈扇形,腹鳍亦硕大呈三角形,背鳍较短。
小结:浮雕鱼纹椭圆形石粉盒,浮雕游鱼椭圆形盖,呈浅褐色。盖色青褐光亮,盖面边沿刻划一圈双线半弧形花纹,内刻弦纹一圈,圈内浮雕肥大游鱼,尾鳍硕大呈扇形,腹鳍亦硕大呈三角形,背鳍较短。此器石质,造型规整,纹饰刻划富有特色,打磨光滑,对研究唐代政治经济文化有重要价值。
元镂空椭圆形水晶佩饰
http://s7/middle/adfe8570xcbbdf4e29b86&690
尺寸:外长8cm,外宽4.6cm,内长4.9cm,内宽1.9cm,厚0.8cm。
造型:此器呈椭圆形,两面平整,中间海棠式镂空,边沿呈45℃角起两棱边,组成三侧面。
纹饰:全器光素无纹饰,透明光亮。
小结:镂空椭圆形水晶佩饰,2002年出土于蓝坊镇蓝家水库一夫妻合葬墓。该水晶无瑕疵和杂质,晶体纯净晶莹剔透,全器为海棠式椭圆形,做工精巧。该晶体用料考究,制作时以椭圆形晶体为规范中间部位镂挖出长条海棠状,侧面打磨出二组斜面,斜面呈45度角,进一步增强了该晶体的实用观赏性。
镂空椭圆形水晶出土时位于墓葬的中部,从整个晶体出土所处的位置、造型、大小及打磨工艺分析,该水晶主要作用于束腰系带,既可装饰又可起到腰带的作用。古代的官宦和富裕人家,男人腰间的束带主要以带钩为主,有玉、铜等制作呈龙首状。该水晶佩饰应属古代妇女腰间饰物,系墓葬女主人生前使用的腰带扣饰。此镂空椭圆形水晶佩饰,对研究我国古代妇女腰间束带装饰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明夔龙形白玉带钩
http://s2/middle/adfe8570x7ac6324a3901&690
尺寸:长7.7cm,宽1.9cm,钩纽直径1.7cm。
造型:该玉带钩,呈龙式,长条形,钩纽圆形。
纹饰:玉带钩龙首为带钩,上刻划龙口、鼻、耳、目等纹饰,其余光素无纹。
小结:带钩,古人用以束腰、装饰之用,并是地位的象征,以玉和青铜带钩为常见。以玉带钩最早出现在石器时代,进入商周以后,青铜带钩逐步出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带钩发展最低迷时期,直至元明清,带钩被当时的人们所钟爱进入发展高峰期,以玉质为主,并成为当时人们财富、地位、身份和服饰文化的一部分。玉带钩到了当今人们生活中皮带的作用,也可说带钩是皮带的“鼻祖”。
该夔龙形白玉带钩,呈玉龙钩式,长条形,钩首为龙头形,钩身整体呈s形,平滑弧形,钩纽圆形,雕琢精细,用料考究,对研究古代带钩的演变及明代的服饰文化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清夔龙形玉带钩
http://s1/middle/adfe8570xcbbdfbe67ad0&690
尺寸:长13.2cm,宽2.8cm,钩纽直径3.0cm。
造型:长条形玉龙带钩。
纹饰:该玉带钩部雕龙首纹饰,尾部浮雕一只蟠螭龙纹饰,带钩边缘刻回纹,背面钩纽刻有云雷纹。
小结:长条形玉龙带钩。长条形,钩首呈龙头形,龙眼鼓鼓,钩身呈s形。尾部浮雕一只螭与龙首相呼应,带钩边缘刻回纹。背面钩纽刻有云雷纹。雕工精美,青玉光润,杂质较重。
明青玉“一路连科”圆形玉饰
http://s2/middle/adfe8570xcbbe007f3221&690
尺寸:直径5.7cm
造型:扁圆形,面凸背凹,中心镂一穿孔。
纹饰:正面镂空雕刻莲荷,两只白鹭立于莲荷之间。
小结:该玉饰以荷莲双鹤为构图,整器通体采用透雕镂空工艺,正面镂空雕刻莲荷,两只白鹭立于莲荷之间。该玉应属明代帽饰,喻意科考中举,仕途得意的“一路连科”,民俗儒家文化浓厚。该玉饰雕工精细,白玉光润。
清青白玉圆雕秋叶松鼠饰件
http://s3/middle/adfe8570xcbbe05bb6762&690
尺寸:长5cm,宽1.7cm。
造型:高浮雕蕉叶动物形。
纹饰:通体圆雕蕉叶、松鼠纹饰。
小结:该饰件采用圆雕工艺,雕刻出蕉叶和松鼠,小松鼠睡于蕉叶之上,憨态可居,卷曲长尾,头靠左前脚,鼠须上张。该玉因是清代饰件,雕琢精细,青玉圆润。
清白玉圆雕卧马饰件
http://s15/middle/adfe8570xcbbe110229de&690
尺寸:长4.1cm,宽5.2cm。
造型:圆雕形卧马。
纹饰:该玉以马为原型,四腿盘卧,通体雕刻马所有必需具备的特征纹饰。
小结:该饰件以马为原型,采用圆雕卧马工艺,玉马肥硕,马回头后舔,两耳竖起,鬃毛顺溜,四腿弯曲,肌腱轮廓清晰,健壮彪悍。玉卧马雕琢精美,做工讲究,白色透明玉,光滑莹润,属玉雕中的精美。
清银镶玉翡翠簪
http://s15/middle/adfe8570xcbbe1311997e&690
尺寸:长8cm,宽1.5cm。
造型:长条短剑形簪。
纹饰:全器簪头心形银边呈如意形纹,玉件上简单雕饰数笔,其余无纹。
小结:该玉簪为古代的头饰,面弧,背平,前收为锋,上端镶入空心银套内,银套顶端前折呈心形,花边,内镶心形小玉件。全器唯心形玉件上简单雕饰数笔,其余无纹饰。翡翠玉质,温润,银片较厚,为古代发簪类的佳器。
清透雕“陶渊明爱菊”石山子
http://s12/middle/adfe8570xcbbe14b3ce2b&690
尺寸:长12.3cm,宽3cm,高9.1cm。
造型:整体呈山石形,上雕人物造型和花卉。
纹饰:通体以雕琢山石、人物、菊花等纹饰。
小结:石山子,清代石雕类的一种,质地呈粉质,硬度欠佳,因极具观赏性,其雕刻工艺兴盛于清代和民国。
该石山子利用自然的色调,黑色镂雕成穿石;粉红色部分雕塑盛开的菊花;上部黄色雕出人物造型,使整个雕件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从该雕件人物神态和花菊氛围分析,应是“陶渊明爱菊”典故。陶渊明坐于菊花丛中的山石之上,戴帽,着长衫,面容丰腴,手捻长髯,侧头远视,神态逼真。石山子底部中心内凹,全器粉石质,正面山石为黑色,菊花、人物为浅黄红色,菊花瓣有少许红褐色,山石大部分黑色,石山子雕于清代,是件不可多得的石雕精品。
清长方形化石笔舔
http://s7/middle/adfe8570xcbbe164f9d96&690
尺寸:纵16.3cm,横9.5cm,厚2.5cm。
造型:此器呈石砚式,长方体状。
纹饰:笔舔化石质,中间软体笋状海洋动物化石抛面纹,其它光素无纹饰。
小结:笔舔,古代文房四宝之一,用于吸墨、舔笔,使毛笔笔峰绘画、写字时均挺适用。笔舔为化石质,呈褚红色,中间笋状为远古海洋软体动物化石,又酷似笔状,也许正因为该化石的造型,致使当时工匠采用其制作为笔舔的因素所在。
清浮雕山水图石插屏
http://s7/middle/adfe8570xcbbe17cd5be6&690
尺寸:纵21.2cm,横14.5cm,厚1.5cm。
造型:此器呈长方形板状,插屏下部两边开有插槽。
纹饰:该石雕插屏以山水人物亭台为构图,正面浮雕分别为:杉树、假山、松树、柳树、楼亭、人物等纹饰。
小结:插屏为古代家居装饰,主要有瓷画插屏、镜面画插屏、石雕插屏、木雕插屏等。插屏工艺始于明代,盛于清至民国。
此石雕插屏采用浮雕工艺,石料为双色石,俗称夹石,石雕插屏以褚红色为地,浮雕部分为黄白色,工匠在雕刻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两种不同的颜色,进行构图,将石料中的黄白色浮雕出杉树、假山、松树、柳树、楼亭、人物等,使该石雕插屏立体效果突出,楼台亭阁错落有致,远山近景和人物活灵活现。该石雕插屏构图合理,景物图案妙趣横生,石质坚韧,雕刻工艺精湛,对于研究清代的插屏石雕艺术有一定的价值。插屏座均采用木制,该插屏座已遗失。
清浅浮雕船舫楼亭云水纹石插屏
http://s3/middle/adfe8570xcbbe1b312252&690
尺寸:纵35.4cm,横27.6cm,厚1.6cm。
造型:该石雕插屏呈长方形板状,插屏下部两边开有插槽。
纹饰:插屏以船舫楼亭云水为构图,正面浮雕云纹、飞鹤、松树、假山、楼亭、船舫、海浪等纹饰。
小结:浅浮雕船舫楼亭云水纹石插屏,石质,紫颜色,此插屏采用浅浮雕工艺,工匠在雕刻过程中,利用石料色差部分进行构图,将石料中的黄白色浮雕出云纹、飞鹤、松树、假山、楼亭、船舫、海浪等纹饰,使该石雕插屏立体效果突出,山水人物、楼台亭阁错落有致,远山近景和船帆流水活灵活现。该石雕插屏石质坚韧,构图合理,工匠有较高的雕刻造诣,国画风格明显,工艺精湛,对于研究清代的插屏石雕艺术有较高的价值。插屏座均采用木制,该插屏无座已遗失。
民国白玉缠枝花果吊饰
http://s13/middle/adfe8570xcbbe1e49ffec&690
尺寸:长4.6cm,宽3.3cm。
造型:缠枝花果式。
纹饰:全器采用镂空、藤叶缠绕雕刻纹饰。
小结:该花果吊饰采用镂雕、刻花等工艺雕琢而成,以圆雕为果型,上饰以藤蔓缠枝花绘纹,藤蔓代表连续不断缠缠绵绵之喻意,小巧玲珑,应属小孩或闺阁佩带之物。此吊饰玉质洁白,油润,雕工精致。
http://s12/middle/adfe8570x7ac6384ab24b&690
http://s11/middle/adfe8570xcbbe35156daa&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