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一年级期中教师会议

(2014-11-19 16:38:22)
标签:

教育管理

分类: 年级工作

老师们,学期已经过半,从开学到现在,应该说我们初一的老师们是辛苦的,无论在我们教学上,还是在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教育、指导、纠正上,我看到我们各个备课组、各位班主任、各个任课教师,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们王占荣老师,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每天深入班级,经常找学生交流思想,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关心和指导。我们范小铮老师,一位新班主任,但是他对班主任工作包括年级工作始终充满着热情,我亲眼看到中午他在班里辅导学生订正数学,只要我们年级有什么困难,他总是义不容辞地提供帮助。我们缪建英老师,虽然不是班主任,但是开学至今她的班级校信通已发180多条。每天中午班主任QQ群里,午餐时班主任到位率最高的一直是我们初一年级,除第四节有课的班主任外,其他班主任基本上都能关心好学生的用餐。如果要例举老师们让人感动的亮点,我还可以说上一串。可以这么说,两个多月来,大家一直在努力

作为初一年级的负责人,我和徐君主任、徐卓娅组长对大家一直以来的努力,对我们年级各项工作的全力支持,深表感谢

我们在不断地努力,但是从期中考试成绩、从学生的作业以及平时的周周清检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表现离我们的预期有很大的差距。下面我和大家一起谈谈值得我们反思的几个方面

l       调整心态,立足现状

    从开学到现在,我从很多老师那听到老师们对这届学生的评价:底子太差、习惯太差、学生太懒、家长不配合等等。我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因为我也是任课教师,但是我们不能抱怨,更不能以此作为我们工作不够出色的借口。我对此也进行了多次的反思,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对于新的学习生活和学习方式,他的确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熟悉适应过程,而我们很多的老师,是刚刚一轮循环教学完成从初三来到初一,我们在座的还有好些老师在这之前一直在初三工作的,我们张映军老师从高三一下子跨越到初一,对老师们来说,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经验化倾向,学生的基础、习惯、接受能力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对很多老师来说,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心理的适应过程。我们不可能以初三或者初二的要求去要求刚上初一的孩子。我们初一学生的家长同样如此,我就听到好几位家长跟我说,孩子上了初一,自己很不习惯,这种感觉跟孩子上一年级时候的感觉非常相似,说明家长也在适应。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理解学生的难处,然后耐心地帮助他们养成我们理想的学习习惯,我们也要耐心地指导家长,协助我们管理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抱怨改变不了现实,只会让我们更加灰心,只会让办公室的气场更加不顺,只会让学生更加没有学好的信心。我们只有在困难中努力寻找方法,才有可能有所突破

l       抓牢45分钟,向课堂效率要质量

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课堂45分钟效率是教学效果最大保障。从我日常听课、巡课发现,绝大多数老师的教学是以自己讲为主,师生互动不是很热烈,有的课堂甚至没有学生表现的机会。老师讲得非常认真、课件也做得很是精致,学生似乎也坐得很端正,但是究竟听的效果如何,我们只能从学生的作业中来找答案了。我记得我们语文组就有过一次让我们大跌眼镜的经历,上课讲得详详细细、仔仔细细了,回家让学生把课堂上讲过的病句重新抄下来做一遍,没想到第二天作业交上来一看,竟然会有很多学生做的还是错的。这不得不让我们好好反思我们讲课的效果。我们以为他们都听懂了,其实很多人还是没懂,这是我们对学生学情把握不到位,我们还是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说到底,是我们教学过程出现了问题。如果我们一节课讲了几个知识点,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都半生不熟,那么课后作业必然是错误一大片,然后订正、评讲又要花时间,评讲时学生还是听得七零八落,那么恶性循环就此开始了。所以,我们的课堂暂时还是要放慢速度、降低难度、一定要照顾大多数

其次,课堂上一定要老师尽可能少讲,多开展学生活动,初一的学生,稚气未脱,对活动比赛非常感兴趣,通过活动让学生讲,让他们讲思路、讲方法、讲理解,讲体会。另外课堂上要留一定时间给学生自己消化巩固。我们与其讲五个题,学生会两个,不如就练三个题,让学生会三个。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各个备课组一定要充分预估学生的学情、更加科学地确定教学内容,还要努力改变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创设学习活动,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l       家长的力量不能忽视

我们很多老师都有这样一个共识:造成城乡学生成绩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或者说是直接因素是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与付出。我们的学生家长素质参差不齐,而且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的孩子都来缘于家庭教育的失败。所以,对于我们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来说,我们需要教的不仅仅是这个班级的学生,这个班级的家长也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我在我们第一次家长培训中就对家长说过,大多数家长是第一次做家长,根本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大多数家长也没有机会参加教育孩子的专职培训。家长的文化、素质也参差不齐,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偏差、失误,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要想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得到保障,我们一定要耐心指导好家长如何教育引导督促孩子,我们根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要不断地提醒督促家长家庭教育不能松懈。你把家长教育好了,学生教育就轻松多了。所以校信通也好、电话也好、家访也好、家长来校也好,我们要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对于不主动的家长,我们要想方设法让他们主动起来。毕竟顽固不化的家长只是少数,我们不能因为少数家长对我们工作的不理解就丧失对其他所有家长的信心。我们年级魏建春老师、缪建英老师、谢向华老师、华杏琴老师等家校联系一直做得非常好,值得我们学习

     老师们,我们能够共同任教这些孩子,这是我们与这些孩子之间的缘分,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要和学生们、家长们一起树立信心,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一定能克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