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期中教师会议
(2014-11-19 16:38:22)
标签:
教育管理 |
分类: 年级工作 |
老师们,学期已经过半,从开学到现在,应该说我们初一的老师们是辛苦的,无论在我们教学上,还是在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教育、指导、纠正上,我看到我们各个备课组、各位班主任、各个任课教师,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们王占荣老师,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每天深入班级,经常找学生交流思想,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关心和指导。我们范小铮老师,一位新班主任,但是他对班主任工作包括年级工作始终充满着热情,我亲眼看到中午他在班里辅导学生订正数学,只要我们年级有什么困难,他总是义不容辞地提供帮助。我们缪建英老师,虽然不是班主任,但是开学至今她的班级校信通已发180多条。每天中午班主任QQ群里,午餐时班主任到位率最高的一直是我们初一年级,除第四节有课的班主任外,其他班主任基本上都能关心好学生的用餐。如果要例举老师们让人感动的亮点,我还可以说上一串。可以这么说,两个多月来,大家一直在努力。
作为初一年级的负责人,我和徐君主任、徐卓娅组长对大家一直以来的努力,对我们年级各项工作的全力支持,深表感谢!
我们在不断地努力,但是从期中考试成绩、从学生的作业以及平时的周周清检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表现离我们的预期有很大的差距。下面我和大家一起谈谈值得我们反思的几个方面:
l
l
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课堂45分钟效率是教学效果最大保障。从我日常听课、巡课发现,绝大多数老师的教学是以自己讲为主,师生互动不是很热烈,有的课堂甚至没有学生表现的机会。老师讲得非常认真、课件也做得很是精致,学生似乎也坐得很端正,但是究竟听的效果如何,我们只能从学生的作业中来找答案了。我记得我们语文组就有过一次让我们大跌眼镜的经历,上课讲得详详细细、仔仔细细了,回家让学生把课堂上讲过的病句重新抄下来做一遍,没想到第二天作业交上来一看,竟然会有很多学生做的还是错的。这不得不让我们好好反思我们讲课的效果。我们以为他们都听懂了,其实很多人还是没懂,这是我们对学生学情把握不到位,我们还是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说到底,是我们教学过程出现了问题。如果我们一节课讲了几个知识点,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都半生不熟,那么课后作业必然是错误一大片,然后订正、评讲又要花时间,评讲时学生还是听得七零八落,那么恶性循环就此开始了。所以,我们的课堂暂时还是要放慢速度、降低难度、一定要照顾大多数。
其次,课堂上一定要老师尽可能少讲,多开展学生活动,初一的学生,稚气未脱,对活动比赛非常感兴趣,通过活动让学生讲,让他们讲思路、讲方法、讲理解,讲体会。另外课堂上要留一定时间给学生自己消化巩固。我们与其讲五个题,学生会两个,不如就练三个题,让学生会三个。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各个备课组一定要充分预估学生的学情、更加科学地确定教学内容,还要努力改变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创设学习活动,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l
我们很多老师都有这样一个共识:造成城乡学生成绩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或者说是直接因素是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与付出。我们的学生家长素质参差不齐,而且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的孩子都来缘于家庭教育的失败。所以,对于我们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来说,我们需要教的不仅仅是这个班级的学生,这个班级的家长也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我在我们第一次家长培训中就对家长说过,大多数家长是第一次做家长,根本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大多数家长也没有机会参加教育孩子的专职培训。家长的文化、素质也参差不齐,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偏差、失误,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要想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得到保障,我们一定要耐心指导好家长如何教育引导督促孩子,我们根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要不断地提醒督促家长家庭教育不能松懈。你把家长教育好了,学生教育就轻松多了。所以校信通也好、电话也好、家访也好、家长来校也好,我们要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对于不主动的家长,我们要想方设法让他们主动起来。毕竟顽固不化的家长只是少数,我们不能因为少数家长对我们工作的不理解就丧失对其他所有家长的信心。我们年级魏建春老师、缪建英老师、谢向华老师、华杏琴老师等家校联系一直做得非常好,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