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不管你多晚睡,但是早上一定要早起。佳说:起来那么早干什么?我没有睡够。
我坚持说:你没有睡够可以选择今天午睡加晚上早点睡,起来这么早是让你朗读或者出去锻炼。我猜她百分百迫不及待选择出去打篮球,真的是跑的比兔子还快,就怕我反悔。其实,我心里预想的就是早起锻炼,但是如果我要求她早起去锻炼,她一定会跟我打起床气不管不顾嚷嚷不想锻炼,嘟嘴、各种不情不愿。所以她清醒那一刻我就迅速让她面临选择:朗读或者锻炼?她的思维模式立马拉上了线理所当然的选择更有利于她的——锻炼,而逃避她不喜欢的朗读。
因为坚持早上去打篮球,球技长进不少,但是还是不够持之以恒,在教练的要求下,篮球不再是看篮板胡乱投球玩耍,而是机械训练传球、带球、三步跨栏,师傅很温和说教的少示范的多,师母脾气跟我一样,一个字:吼!虽然吼的是自己姑娘,跟佳没关系,但是佳从情感上排斥,心里为姐姐不平。干脆抱着篮球一边坐着去了,回家我挽起袖子警告她,既然去了就好好练,如果在这样学啥都不认真你就给我在家呆着那也别去,我来修理你。我表现的比师母还凶神恶煞,让她心里觉得师母还是声音大说说动作做得不对,我妈就是个神经病啊!动不动就要修理我。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然后再去球场就很配合教练的讲解,也不中途开溜了。
因为佳爸老是要指点佳怎么握拍怎么击球而且还不喂球给佳,让她打羽毛球的兴趣全无。为了她的视力我不得不在下午想办法把她赶出家门,随我们一起打羽毛球!
依然是选择题:是在家洗碗收拾厨房还是跟我们出去打羽毛球?如果不出去打羽毛球洗完碗要朗读一个小时。原本洗个碗收拾一下厨房她还是很乐意的,一听说在家要朗读,立马穿鞋说:跟你们去打羽毛球。只要愿意去打球,佳爸也改了脾性不好为人师了,改温情路线,喂球每一个球都打在佳挥拍就可以接到的点上。这娃是得点甜头就灿烂,得瑟的不行,要挑战我。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我就当一回弱兵,成了捡球大王,高兴的人家不行。想着我的目的是锻炼她的视力,只要她能接住球就行,我捡球就捡球吧。
锻炼完,就练字,一个小时字练完,就是人家的自由时间了,看看书,写点暑假作业,就是不配合我准备的阅读书。做饭洗衣服都行就是不要读我给她的书,跟我说:我跟鲁迅不对脾气,我就不喜欢他,他算文学大师吗?你看他怎么对猫的。他讨厌猫,还错怪猫、踢猫、还想掐死猫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2EN00SIGG.gif这哪跟哪啊?
别看这娃读的书多,她看书的角度独辟蹊径,跟人不一样,所以瞎读白读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EN00SIGG.gif我又想一损招,中午不睡觉扔给她一本二年级看的彩色乌鸦系列,要求读完把里面的成语和比喻句划出了。结果人家画了好多词语而忽略掉好多成语,还告诉我,因为我喜欢这个词语。每天暗自阳奉阴违,考验我的耐心。我毫不犹豫的就打了一顿,然后问我你为啥打我呀!你为啥打我呀!你又打我。
突然发现这娃都练就金刚不坏体了。打了白浪费力气,挨了打人家哼都不哼一声,还追着问我:你打我,你又打我。然后拍拍屁股安静呆着看书去了。
今天我改变了策略,先带着她一起买菜,中午给她包了美味的饺子,然后跟她聊起我们在敦煌吃的敦煌水饺,那个味美啊!吃完饭开始读余秋雨的《寻觅中华》因为关于司马迁的故事小如妈妈讲过,我就给她又读了一遍,接着往下看发现很多书中提到的文脉她都读过,就跟她聊起了,没想她都能想来了胡说一通,然后我读一段她说一说,我再读,后来读到儒家和墨家,讲兼爱、仁爱和博爱,儒家和墨家吵来吵去,她说为啥他们不可以统一融合在一起?是啊?为什么呢?我只好告诉她家里还有一本书《爱的艺术》让他们和谐统一你啥时候感兴趣了可以看看。
墨家告诉儒家,君子不应该斗来斗去。儒家说:猪狗还斗来斗去呢,何况人呢?墨家笑了,说:你们儒家怎么能这样,讲起道理来满口圣人,做起事情来自比猪狗?念到这里,她欢快的神情表露无遗,说:他们吵架还真是妙。还记得道家诋毁佛家玉门关那个壁画:中间是道家的八仙两边画着和尚猥琐妇女。其实历史无不成王败寇,赢啦的那个就被美化,输了的那个就被描绘成卑鄙小人。她一直在说谁才卑鄙,相比较而言曹操并不卑鄙并据理举例子说明,我不想让她纠结在历史故事里用自己的主观来判断谁是好人谁才是坏人。因此告诉她历史故事里好人还是坏人?要站在他们的时代辩证地来看。他们所生年代的社会性质、生活环境以及他们的个人经历造就了他们的一生,我们看故事发展,不要纠结人物谁好谁坏。就像我们读的这些书,有人说好,也有人说不好,其实每个人看书的角度不同,理解就不同,收获也大不同。好或者坏真的不是谁的一言堂定的了的,因此要明白自己想要从阅读中获得什么,继而才会发现什么。你能从生活中一些游戏联系到你所读的《孙子兵法》、《六韬》,从你的经验中联想到你读过的某个故事,这不就是你的收获吗?
孔子、老子、孟子,然后说到韩非子,知道原来韩非子是法家思想代表人物,讲“帝王之学”。因为之前读过《孙子兵法》《战国策》《六韬》,所以我提出我们封闭一周读完《韩非子》,让她数一数一共有几篇,一共17篇每天最少读两篇,心情好读三篇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然后又测了一下读一篇需要多长时间,目的是让她不要畏难,没读就害怕读,觉得好长啊!真没想到第一页就三页半,用时14分钟。因为我愿意听她读完的讲解而沾沾自喜,忍不住跟我摆呼道:哈哈没想到我读的懂,我觉得我太有才了。压根不记得一口气读了14分钟。第二篇相对就短了很多,因为读完知道点意思,能讲出来而大喜,还打算讲完了继续把第三篇也读了。后来终归是累了,读完两篇讲完洗洗睡去了。其实她并不会逐字翻译,而是连蒙带猜知道大概意思而讲出来,而我要求不高能读已经是一喜,还能明白些许意思真的是莫大的鼓励,说明我的坚持读仅仅只是读古文并不是毫无价值。
想到她在读写障碍中带给我的烦恼和焦虑,我真的想放弃了。觉得做个普通孩子没啥不好,但是放任后只会更加担心,因为还不曾努力就放弃,我会不会太过自私,想的满脑子都是付出就要有收获?直到今天我才想明白:我不能那么做,不管以后如何,我应该继续坚持每一天陪她读书。
晚上我问自己,付出这么多,以后她平庸且考不上大学,我会有多难过?我想到这些年的坚持陪她读书,和她今天还算不差的状态,即便是她依然平庸且考不上大学,我也不会难过,因为我们每一天都在阅读的欢悦中度过,彼此留给对方的快乐是多少成就都换不来的。既然想过最坏的结果我都能够坦然,那么还焦虑什么呢?
读书吧,在读书中成就彼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