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Wendy 图/Getty
土豆曾是人们得以果腹的土蛋蛋。现在,它是南香北味中花样百出的美味素食。而在西餐厅,它又是最常见的佐餐小点心。小小土豆懂得入乡随俗,也因此玩转了中西餐桌。百变的它经得住千百双手的精雕或粗琢,而味道总是那么如期而至地诱惑着你,再挑剔的胃都不会拒绝,营养价值更是令人惊叹!
http://s12/middle/adf8e8fcxc7d0b85dce2b&690
土豆又叫马铃薯、洋芋、番薯,在世界各国有着众多的名字,意大利人叫它地豆,法国人叫它地苹果,德国人叫它地梨,美国人叫它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则叫它荷兰薯。在中国,人们更多叫它土豆,就好似乳名,简单入耳,朗朗上口,听来备感亲切。土豆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稻、麦和玉米。它生长于土中,受到大地朴实之气的滋养,因此味道不会矫揉造作,是低调又美味的大众食材。土豆曾是人们得以果腹的土蛋蛋。现在,它是南香北味中花样百出的美味素食,是老百姓餐桌上每天都少不了的家常菜品,人们百吃不厌。而在西餐厅,它又是最常见的佐餐小点心。小小土豆懂得入乡随俗,也因此玩转了中西餐桌,在世界各地都能抓住人们的胃口。就好似相貌平平但可塑性极强的模特,不同的造型师能将他们打造出不同的韵味,总有一款符合你的口味,百变的土豆亦如此。小小一颗,却经得住千百双手的精雕或粗琢,而味道总是那么如期而至地诱惑着你,再挑剔的胃都不会拒绝,营养价值更是令人惊叹!
http://s9/middle/adf8e8fcxc7d0c1283f08&690
据说欧洲第一个吃土豆的人在瑞典的哥德堡。当地市中心的一个小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青铜塑像,这是哥德堡的一处名胜,俗称“吃土豆者的塑像”。就像美国人被称为山姆大叔一样,这是一个典型的瑞典人,他骨骼粗大,神情淡然,下巴上有一道很深的沟纹。虽然一身贵族装扮,但像土豆一样低调、内向、沉稳。他就是约拿斯·阿尔斯特鲁玛,著名的吃土豆者。
http://s11/middle/adf8e8fcxc7d0c8f8f5ca&690
土豆实乃美味与营养并存的尤物。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周围处处都有土豆的身影:烧菜煲汤时勾芡用的生粉,电脑边随手抓来的薯片,以及速食店的可乐饼等小食,更不用说正餐时吃到的众多煎、焖、煮、炖、炒等土豆食品。我们常见的土豆是黄色的,另外还有红色、白色和紫色的。在土豆家族中,若以口感和香气来品评,夏天出产的黄土豆是最好吃的。土豆拥有稻米、小麦的膳食能量,有超过苹果10倍的维生素C,另外蛋白质含量就连黄豆都望尘莫及,多吃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因此有不少爱美女士以土豆代替米饭食用,不仅保证了营养,还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同时,它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食疗蔬菜,还可降低中风几率。
http://s14/middle/adf8e8fcxc7d0cbfa49ad&690
其实,憨厚的土豆最大的美德就是随你怎么折腾都能变成美味—匈牙利人喜欢土豆烧牛肉。土豆烧牛肉在匈牙利被称为“古拉希”。其实真正的“古拉希”并非中国的土豆烧牛肉,而是把土豆、牛肉和红辣椒等调料放在一起,然后用小陶罐慢炖,炖到牛肉烂烂的、汤浓浓的,然后浇在米饭上吃。这道匈牙利菜在欧洲相当有名,虽说是家常菜,但绝对是上等佳肴。中国人则把土豆丝、土豆块、土豆片搭配其他荤素,吃得不亦乐乎,当然还少不了美味又百搭的土豆淀粉。美国人酷爱薯条人尽皆知。欧洲比较传统的土豆做法是“泥拌”:青豌豆拌土豆泥、牛肉土豆泥、酸奶酪土豆泥等等。在土豆的故乡—南美洲印第安人那里,当地人更是把土豆印刻在陶器上,奉为“灵魂之食”,制成“土达”。至于土豆的做法,那可以借用法国人的一句话:“一年有365天,我们有365种奶酪。”如今可以说每个吃土豆的国家每天都有365种做法,就比如德国人被嘲笑为是世界上最爱吃土豆的人,因为你能想出来的和你想不出来的各种土豆的做法在德国都能找到。
http://s10/middle/adf8e8fcx7a61aeb5ada9&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