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评改作文案例分析(一)

(2014-05-21 22:01:15)

小学生评改作文案例分析(一)

作为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任何一篇作文,无论长短优劣,都会涉及“字、词、句、语、修、逻”这些基础知识,都会反映出学生的观察、分析、联想、想象和综合表达等方面的基本功。写作时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作文是情感的产物。在感情奔涌和思绪流动的过程中,学生写出来的草稿难免出现因来不及推敲而造成的缺陷。有了缺陷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评改。

比如:《难忘的一件事》(草稿)

早上,我起床后,洗完脸,吃过早饭,背上书包上学去了。(评:流水账似的开头,不吸引人。)在上学的路上,我走着走着,忽然从那边过来的骑自行车的这个人撞在这边的那个人身上。(评:叙述得模糊,“这个人”、“那个人”指代不明。)他俩互不相让,吵个没完。

最后,(改:改“最后”为“后来”。如果是“最后”,就不会有下面的内容了。)竟动起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说:“你从那边过来,没看见我吗?真不像话!”那个骑自行车的说:“谁让下这么大的雪,路这么滑呀!”(评:吵架的情景写得太简单。吵得一定很激烈,不然,怎么会“动手”?怎么会引来那么多围观者以及警察的调解呢?)

我想上前去劝说他俩不要在这儿吵,在这儿吵影响交通多不好呀!(评:想去劝就应该去劝,把“我”的参与写进去才符合文题。)我正在为难时,一个警察钻进人群中,(改:用“钻”,不如改为“挤”。)把他俩说服了。(评:是怎样说服的,应详细描写。)他们互相原谅了对方。这时,人群散了,我也上学去了。(评:结尾仍像流水账,淡而无味。)

总评:观点模糊,内容空洞。通读全文,读者很难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应旗帜鲜明。而上文究竟是批评吵架这种不文明行为,还是赞扬警察善于调解纠纷、维护社会秩序呢?草稿不仅平铺直叙,而且内容单薄,缺少具体细节的生动描写,读后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小作者在师生共同帮助下,对原稿做了全面的修改:

《难忘的一件事》(修改稿)

大清早,刚打开房门,我就大吃一惊:雪下得真大,一夜之间大地披上了银装。我踏着滑溜溜的路去上学。走着走着,一不留神,摔倒在地。我嘟哝着:“这鬼路,真危险!”

这时,对面驶来一辆自行车,我急忙躲到一边。突然,听到“咔嚓”一声,回头一看,是那个骑自行车的小伙子和另一个骑自行车的姑娘撞到一起了。姑娘火了,爬起来,愤怒地瞪着那个小伙子说:“你没长眼睛啊?”小伙子一听立刻回击:“怎么怨我,你为什么不让道?”“那你呢,如果汽车来了,你也不让道吗?”两个人越吵越凶。

争吵声引来了许多围观者,把路都堵塞了。我想,正是上班时刻,他们在这儿吵影响了交通多不好呀!实在看不下去了,我壮着胆子走上前去喊了一声:“你们别吵了。看,都挡住大家的路了。”可吵架的两个人好像没听见似的。正在这时,一位警察叔叔挤进人群。他高声制止说:“别吵了!”嘿,这一声真灵,他们立刻停止了争吵。警察叔叔批评他们说:“人与人之间要互相谅解。如果人人都为一点小事而争吵,社会还不乱了套?你们看看,连这位小同学都知道维护交通秩序,而你们呢„„”一席话,说得那两个人惭愧得低头不语。小伙子和姑娘悄悄地走了,人们各自都散去子,交通又畅通无阻了,我挥手与警察叔叔告别,快步朝学校走去。

经过修改后的作文流畅生动多了,学生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这种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练习多了,学生慢慢就会明白作文草稿写好后要多推敲、多琢磨的道理。“文成于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经验,这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反复练习,亲身体验。当他们尝到了自主评改作文的甜头后,写作兴趣就会高涨,久而久之,就养成自主评改作文的好习惯,从而受益终身。而教师一人包揽评改学生的作文,无论怎样精批细改,都不可能收到如此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