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报告书
(2018-09-19 09:46:53)
标签:
教育教育教学研究 |
河 北 省 教 师 教 育 学 会
课题开题报告书
课
课
批准立项时间
完
课
所
通
邮
填
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印制
一、
课题名称 |
“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
主持人姓名 |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日期 |
1979.5 |
|||||
行政职务 |
一级教师 |
专业职务 |
小学教师 |
研究专长 |
小学语文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无 |
申请经费 |
自筹经费 |
|||||||
最终成果形式 |
研究报告 教学案例 |
预计完 成时间 |
2019.6 |
|||||||||
工作单位 |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丰登坞小学 |
电子 信箱 |
24239365@qq.com |
|||||||||
联系电话 |
13131542385 |
邮政编码 |
064004 |
|||||||||
课
题
组
成
员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职务 |
研究专长 |
工作单位及部门 |
||||||
杨立军 |
男 |
46 |
高级教师 |
教育理论研究 |
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丰登坞小学 |
|||||||
张丽娟 |
女 |
49 |
一级教师 |
学法指导 |
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丰登坞小学 |
|||||||
张凤鑫 |
女 |
49 |
一级教师 |
学法指导 |
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丰登坞小学 |
|||||||
肖艳霞 |
女 |
41 |
一级教师 |
学法指导 |
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丰登坞小学 |
|||||||
张春雨 |
男 |
49 |
一级教师 |
学法指导 |
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丰登坞小学 |
|||||||
赵一军 |
女 |
42 |
一级教师 |
学法指导 |
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丰登坞小学 |
|||||||
郑彩霞 |
女 |
38 |
一级教师 |
学法指导 |
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丰登坞小学 |
|||||||
王丽丽 |
女 |
39 |
一级教师 |
学法指导 |
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丰登坞小学 |
|||||||
苏洪臣 |
女 |
35 |
一级教师 |
学法指导 |
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丰登坞小学 |
|||||||
范海燕 |
女 |
37 |
一级教师 |
学法指导 |
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丰登坞小学 |
|||||||
王晓兰 |
女 |
35 |
一级教师 |
学法指导 |
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丰登坞小学 |
|||||||
二、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段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承担人 |
||||
1 |
2018.8—2018.9 |
《“课题研究现状”调查报告》 |
研究报告 |
王丽丽、郑彩霞 |
||||
2 |
2018.10—2019.3 |
“少教多学”课堂教学优质课 |
教学案例 |
郑富丽、高建媛、范海燕、 |
||||
3 |
2019.4—2019.5 |
“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论文 |
张春雨、肖艳霞、张丽娟 |
||||
4 |
2019.6 |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苏洪臣、赵一军张凤鑫、王晓兰 |
||||
|
|
|
|
|
||||
最终研究成果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终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1 |
2019.6 |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赵一军 苏洪臣 |
||||
2 |
2019.6 |
“少教多学”课堂教学优秀案例 |
教学案例 |
郑富丽 郑彩霞等 |
||||
|
|
|
|
|
||||
三、课题开题报告(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填写内容:问题提出的背景、现状分析、课题界定、研究意义价值,研究基础、研究目标(或理论假设)、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实施步骤、成员分工、经费管理、主要成果以及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等,并附主要参考文献(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
问题提出的背景与现状分析: 我们一线教师,很多时候是早到迟回,对学生倾囊相授,很少或从来不请假,可以说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这是否可以称得上是“好老师”呢?静下来,思考一下:如何落实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也是时代给予我们的一大挑战!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是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僵化的教学思想禁锢了广大教师的思维,那种在课堂上,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沦为看客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学生的综合素养无法得到提高。 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赋予学习者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改变以往外在性、被动性、依赖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 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2004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革命性地提出要求全国教师教得少一点,以便使学生能够学得多一点,即“少教多学”;福建省开展的“指导——自主学习”实验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典型。其核心思想就是变“先教后学”为“以学论教,少教多学”。 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实验,其核心就是“少教多学”教师由教学的主宰者、操作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山东省潍坊市的课堂教学改革;重庆市綦江县的课堂教学改革;清华附小的单元整组教学模式探究;蒋军晶老师创建的“群文阅读”课程,都是实现“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课题的界定与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小学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初步形成系统的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操作体系,积累与丰富其课堂操作技巧,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理论研究的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1、当下课堂教学存在的四个普遍问题:学生对新授内容不知情,打无准备之仗;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思考、深入参与;教师不清楚“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哪些是学生最疑惑最想解决和突破的问题”;教师的备课是单项的,重难点的确立是一厢情愿的,师生间缺乏双向的交流。所以我设想以 “预习”为突破口进行“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提前预习的意识,掌握语文预习的技巧,为新知的探索奠定基础。 2、要想实现“少教多学”,同时又实现课堂的高效,最好的办法就是“整合”,所以本课题要求教师一定要本着“高效”的理念进行教学的设计,将教学内容中前后有关联的知识进行整合,这样既实现了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又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以激发,进而实现“少教多学”的目的。 3、为使“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得以顺利的展开,准备改革传统的课堂评价方式,建立一套有效的课堂评价体系,以评价提兴趣,以评价促发展。
研究目标:
1、
2、
3、 研究内容: 1.调查与分析我校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2.通过研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探索影响开展“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因素,并结合课堂实践,探索解决的对策和方法。使教师树立崭新的课程观、高效的教学观、发展的学生关,在教学实践中重新确立自己的角色定位。 3.通过研究中小学高年级“少教多学”的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少教多学”的课堂评价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实现真正的高效探寻一条有效的途径。 研究思路、方法与阶段: 1.加强课题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和相应的研究制度,同时加强对课题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引导课题参与者对“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归纳、总结,然后逐步将这些经验引入课堂,通过实践运用,合理筛选、改编,创新“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操作办法,并汇编成册,进而将实践成果推广到其他小学。
2.研究采用分工负责制。明确实验教师的研究任务,增强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实施步骤与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2018.6——2018.9):确立课题和课题研究组成员,明确成员分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让课题研究有理论依据。 课题实施阶段(2018.9——2019.1):根据研究方案,在部分班级探索使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适合孩子们学习的最佳方式,研究恰当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学习成果。参与课题研究教师对于这一阶段的成果分析进行讨论,找到可取之处,摒弃不足之处,使教学模式日趋完善形成特色。 课题总结阶段(2019.1——2019.4):撰写有关教学论文;整理成功教学设计、案例、反思;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教学比武,将教学成果推广普及到其他学校,其他学科。 结题阶段(2019.4——2019.6):完成结题报告;申请结题;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研究基础: 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在近三年内曾完成过区重要课题研究,科研成果得到了很好的推广。此外在近几年的时间,在区教研室的带领下,广大教师通过参加培训、学习、观摩等活动,在解读文本,研究语言形式,培养学生兴趣等方面的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能力,同时自2007年我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来,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不断增强,不少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并高质量的完成区科研项目。 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本课题负责人为唐山市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一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十五年,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同时在一线从教多年的时间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参加者中,两位校长不但能够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时间、条件和所需经费的保障,同时能为实验教师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参加课题研究的三位教师均为从教十五年以上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有这些优秀的教师和领导组成的团队,相信该课题的研究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3、研究资源丰富
5、经费投入充分 主要参考文献: 【1】唐传红. 浅谈单元主题教学对言语智能发展的有效促进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7. 【2】 陈琦瑛.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相关思考[J]. 教师 2016.doi:10.3969/j.issn.1674-120X.2016.22.029 【3】吴金河. 试论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有效方法[J].课外语文(教研版)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