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历史观 |
蓝玉作为明朝开国功臣之一,曾跟随傅友德出征四川,平定云南,为大明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独自率军,追剿北元残余势力,在捕鱼儿海大破元军,回到京师后,朱元璋大喜,封蓝玉为凉国公。
蓝玉到达了事业的巅峰期,不免有些骄傲自满,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蓝玉一下从巅峰坠落到谷底,最终在洪武二十六年以“某犯罪”被捕,处以剥皮实草,并且被灭了三族,前前后后受到牵连的有一万五千人之多,这就是明朝著名的“蓝玉案”。
什么是剥皮实草?
朱元璋以放牛娃的身份,在元末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凭借自己突出的个人政治和军事才能,扫灭群雄,驱逐鞑虏,完成统一大业。
由于是穷苦出身,朱元璋从小就十分痛恨贪官污吏对百姓的剥削,登基之后,朱元璋在打击腐败方面,手腕强硬,只要是发现贪官污吏,轻辄斩首,重则灭族,剥皮实草。而剥皮实草就是在朱元璋制定的《大诰》之中的残酷刑罚,将犯人的皮剥下来填充满稻草,立在衙门口或者城隍庙示众,以此达到震慑贪官的作用。
蓝玉真的谋反了吗?
其实综合史料来看,蓝玉骄横跋扈,恃才放旷是有,但要说他有谋反的铁证,其实就是“莫须有”。蓝玉的外甥女是太子朱标的侧妃,蓝玉是太子的忠实拥护者,因此与燕王朱棣有些过节。
后来,朱元璋辛辛苦苦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先他而去,本来给太子留下了一套很好的班底也伴随着太子的离去而显得可有可无,加上皇太孙年幼,朱元璋怕孙子镇不住,干脆一个不留,统统杀掉,为孙子留下一个太平的天下。
蓝玉的皮去了哪里?
蓝玉的死可以说冤,也可以说不冤,他的生死仅仅凭统治者的意志而决定。蓝玉死后,朱元璋将蓝玉的皮送到了十一子蜀王朱椿的王府中,悬挂在王府门口,惩戒后人,因为蜀王妃就是蓝玉的女儿,朱元璋此举有震慑蓝家后人的作用。
蓝玉的皮一直挂在蜀王府,直到明朝末年,张献忠入四川,得知大将军蓝玉的皮后,想收藏留为纪念,可惜张献忠不久就败亡了,蓝玉的皮也可能跟随着大西政权的灭亡而毁于战火,不知所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