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口泉中学校本课程开设情况调研报告

(2013-02-08 20:14:59)
分类: 教育教学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精神,从2008年秋季起,我校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其中高中选修Ⅱ课程的顺利开设目的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求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教育就应主动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突出创新精神培养。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形成学校特色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一支现代化、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

为了保证高中选修Ⅱ课程的顺利开设,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在原有开发的校本课程的基础上,重新审核或开发符合与新课程要求的校本课程(选修课Ⅱ)。

在新一届的课程开发委员会领导下,由各年级组长、学科备课组长组成的学科校本课程编写组负责编写工作,通过合理分工,实行责任制,确保高中三年各学科的校本课程(讲义)的编制,以形成较完整的校本课程资源体系。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开设方面,情况良好,许多校本课程受到学生的好评。总结我校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课程目标: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强化办学特色,使校本课程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

2、学生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突出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丰富学生的自然、社会常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师目标:培养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意识。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积极参加学校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鼓励教师在科研中求发展,在科研中求创新、在科研中求成长。发挥教师在教科研及教学中的主人翁精神。

二、遵循校本课程开发基本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需求,突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每学期的开学初对各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以此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依据。

2、综合性、合作性原则。新课程强调课程整合,课程的综合性育人功能,因此校本课程在综合分析、筛选后形成的校本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从面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实践性原则。注重改变以前学科偏重书本知识、结论性知识的现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形成,重视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因此,开发和实验的课程要实现这一理念,让学生深入自然、社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落实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方法、步骤

(一)资源调查与收集。校本课程开发只有在广泛考察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学校、家长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展开,才能得到家长、教师、学生普遍的欢迎与支持。为了使开发的课程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各教研组在学生中开展广泛的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开座谈会等方式,让学生自己确定感兴趣的领域和知识。同时,对社区的公共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地、网络等方面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估,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我们强调资料的收集和应用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资料的科学性要经得起推敲;二是信息具有前沿性,要把与课程有关的最新信息、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课程介绍给学生;三是信息资料具有广泛性,积累的资料不仅要有国内的,还要有国外的,让学生了解这一领域中世界范围的发展走向。    

(二)加强校本培训。课程资源的极大丰富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有利条件,但是我们要想使任何一个课程资源都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教师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的确定更是发挥课程资源最大功能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通过两个方面军加强校本培训,一是聘请课程专家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由学校骨干教师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的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 

(三)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要在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指导下,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校本化的课程设计。既要重视课程方向的建构,又要重视过程性建构;既要重视综合性,又要重视特色性;既要重视课程表层的趣味性,又要重视课程深层的研究性。简而言之,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重视学生认识能力的提升,实践能力的锻炼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唯有如此,校本课程才能和学生成长的需求相一致,也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

四)综合分析,分成类别。学校对所开发的课程要进行综合分析并分类,逐步形成稳定的课程类别与课程体系,其中大的类别相对稳定,每类中的具体课程可根据形势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变动。根据我校的多年实践,校本课程大致分为五大类:①科学素养类;如环境与资源、学习策略、计算机应用等。 ②人文素养类:如地方文化、文学欣赏、演讲与辩论等。 ③身心健康类:如心理辅导、排球、篮球、乒乓球等。 ④生活职业技能类:如声乐、摄影、书法、等。 ⑤学科拓展延伸类:如宋词赏折,英语会话、生活与化目前为此,本校教师共申报了18个校本课程学等。

 

校本课程开发题目

 

科组

校本课程名称

编写人姓名

语文

透过《三国演义》看关帝崇拜

刘玉莲

《中学生学诗词》

赵勇

数学

《数学思想方法专题》

李继成

英语

《非谓语动词》

吴桂兰

课堂贴吧——

教材背景知识补充

刑圆圆

物理

《物理照耀世界》

罗建中

化学

《室内空气污染》

仇立国

《化学与健康》

管建英

 政治

《哲学趣谈》

降海燕

《中西文化冲突》

张翠霞

历史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高中历史复习方法指导》

关琪川 刘文清

地理

中国主要旅游景观简介 《生活与地理--天文历》

张星  宋亚琼

体育

魅力毽子 学生群体活动

方秋雯  杨绪彪

音乐

青春之歌校园里的歌声

杨勇 黄永利

美术

剪纸

吴翠英

生物

《生物奥赛》《趣味生物知识》

王晓梅 杜玉芳

四、当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面临的困难与反思

1.师资力量薄弱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目前约束学校与困扰教师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这主要表现在生物、体育、音乐、综合实践与通用技术等学科上,许多教师的工作量大,如此,便对学校校本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开设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满工作量下的教师,已经没有了精力再去开设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另外,我们认为应该让有能力的教师来开设校本课程,而不是为了照顾工作量不够的教师让他们来开,如此的引导本身是一种管理的错误,也是对学校的特色课程、发展、师生的成长是不利的。

2.教育资源不足  校本课程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课程,需要学校与教师积极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而课程资源包括校内与校外的课程资源,校内的主要是教室、实验室、教师、学生等,而校外的是相关的单位、自然环境、家长等。然而,习惯于依岗据本教学的教师在教育资源的开发这方面目前相对较弱,这也是困扰当前校本课程发展的一个方面。

3.校本课程的管理评价

完善的校本管理制度应该是能够促进学校课程体系的完善,促进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学校内部形成一套有力的制度保障,比如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工作量认定等相关制度。而我们认为目前的困难是教师开设校本课程的工作量认定与评价考核,这是许多学校目前遇到的共同问题。我们认为不能让教师在满工作量下开设校本课程,而报酬却没有改变,如此与大锅饭没什么两样,而且,这也对教师的成长不利。因此,我们建议上级与学校协作建设区域的校本课程管理、实施与评价制度,为地区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实施保驾护航。

4.建立完善的校本教研体系

       目前,在学校的校本教研中,并没有选修课程或校本课程的教研活动这一项,而这也是当前校本教研中受到遗忘的角落。我们觉得,一个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应该体现当前课程改革的亮点,即设综合实践课程、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等教研组,从而促进这些课程的实施。

5高考压力影响教师学生、参与校本的积极性,教师开设的校本课程有许多是国家课程的拓展与延伸。

 

 

 

 

附件:

县(区)、市直学校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设情况汇总表

   南郊  县(区)、学校

学校名称

设置门数

涉及领域

语言类

数学类

科学类

人文类

体育与健康类

社会类

艺术类

综合类

口泉中学

18

4

1

5

6

2

2

2

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