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知情岁月(四)

(2022-05-04 11:11:31)
标签:

如烟

往事

青春

我的知情岁月(四)

 

我的知情岁月

(四)

在山里干农活,藃草,翻地非常有气势。山坡上人们一字排开,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自下而上一气呵成,中间不休憩天不亮工,离家远的地方要走十几里山路,开会很晚才能回家。

农村开会没什么主题,生产队长想到哪说到哪,东拉西扯没完没了。开会的目的大多是为了粮食山路上就会呈现出一对对火把,背粮的队伍在夜色中蜿蜒。火把是用干竹子劈开捆扎的,我们不会使用,经常半路就熄灭了,只好摸黑在山里走。背背篓算一门技能,刚开始累了只能靠山坡歇息,后来学会了用打楮子。这种木制的丁子型手仗,不仅是休息专用工具,而且在负重状况下能起到支撑作用。

开会不少,没什么批斗会,人们朴素的认为,大家共同生活了几代人,谁好谁不好都知根知底。一样干活,一样挣工分,加之一样的不富裕,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更别说你死我活了。正是这种氛围和环境中,我们所在的大队和生产队,没把知青当做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对象,多数人觉得同他们一起受苦,有些于心不忍。因而,对我们没有过多的管束。生产队长认为,社员们也认为,劳动挣工分,按劳分配,没工分就没粮吃,这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我们这些知识青年应该懂得。

给我们评的八分,到离开就没动过。那时一个工日最高为十分,可挣一毛五分四,年终分红,可想能分到什么艰难困苦,吃不饱穿不暖,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记得当年天灾人祸,冬没吃的,国家供应返销粮,可没钱买呀,一家一户把楼板拆了,有的连门板都拆了用来买返销粮。

说来也奇怪,那年生产队种的萝卜丰收把萝卜当饭吃,男女老少一身的萝卜味,可浓了,说实话很难闻。想想吃这些东西,有力气干活,个个无精打采,偶尔有人开开玩笑,才能听到点笑声。

一辈辈人就在这贫瘠的土地上日复一日耕作,使用的农具应该有千年历史。山里人的三大件,挖地用鍋锄,板锄,除草用蒿锄。我们产生队地无三尺平,耕牛没两头可是宝贝,种地全靠人力。面朝黄土背朝天,只有切身的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句话的苦处。

我们不仅学会了种地,还学会了看天气。农村的谚语非常灵,我还记得一些:有雨山戴帽,无雨河起罩;有雨四方亮,无雨顶上光;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早上放霞,等水烧茶;晚上放霞,嗮死蛤蟆。

这里人说话很有意思,第一个字音比较重,拉得也长,后一个字音低而短促。语言生动形象,如形容黑,漆嘛黑,酸,揪酸,白,卡白,红,绯红。这里地处川陕交界,口音以四川腔调为主。

山里人的服装适合在山里劳作,男人穿的裤子都是女人一针一线缝的大裆裤。布料是从供销社买的粗白布,回家染成土灰色,裤腿很宽大,方便在山坡上干活,腰上保留一大块白布,左右一抄就系上了,有人用一条白布当腰带,若谁有一条红腰带,那就不得了啦。

劳作时,男人们小便从不避人,只是转一下身将裤腿撸上去就尿了。他们没有穿内裤的习惯,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女人穿的也是大裆裤,裤腿要比男人稍小一些,她们解手还是要避人的。知青因跑到树林里解小手,经常引来一阵笑声,说我们像女人。我从开始到离开,看不惯的就是这些,或许是文明与愚昧的冲突。

要问插队时怕什么?我最怕一种小黑虫,有人叫小咬,我们叫麽子。我想与我同感的人不占少数,怪不得有人讲,不怕虱子跳蚤,就怕小黑子。蚊子好防,主要在夜里出没,也有夜蚊子之称,所以蚊帐成为那时必备品;虱子跳蚤也好防,讲究卫生就可以;麽子厉害得很,经常看不见摸不着,一咬一个大红包,奇痒无比,令人防不胜防,现在想起来我还心有余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劳动号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