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公墨是什么类别的陨石-玻璃陨石

(2015-11-12 09:52:25)
标签:

陨石鉴定基础知识

陨石交易

雷公墨

玻璃陨石

分类: 陨石价格及标准
    雷公墨,是我国古人对陨石玻璃的称呼。因其常于雷雨天中被雨水从岩层中冲刷脱落出来,以致古人误以为是雷电造成的,是传说中的雷公画符遗留的墨块。在暴雨倾泻后的海南岛,往往会发现地里有一种杏子大小,长约十几厘米,样子奇特的、黑色玻璃质石块。由于它总是在雷雨之后出现,因此被称为“雷公墨”。
  现在科学研究证明,玻璃陨石是某种石陨石降落过程中融化的液质冷却后的产物。玻璃陨石的母石为淡绿色和黑色两种,因此,玻璃陨石的降落都是与母石共同进行的。http://s2/mw690/003blTNjgy6WW8YrkiJ41&690

    玻璃陨石为半透明的玻璃质体,有微弱磁性,颜色为墨绿色、绿色,淡绿色,棕色,褐色,深褐色,还有少见的朱砂色。比重为2.6至3.0左右。玻璃陨石是在高空、高温、高压和高速下形成的,所以它有明显的形成特证:内部高纯度无杂质,通体布满致密的小气泡,外部有融壳,融壳上有流纹,外部和融壳下有时会产生大的气印。  因为玻璃陨石在降落过程中为液质体,在高速下它们会被分解为较小的质量体,因此客观上不存在极大质量的玻璃陨石,但它与母石伴生陨落时或许较大的质量体。 大多数玻璃陨石的形状与熔融溅射物的形状相似,常呈黑色或深绿色,半透明,以前各种形状的玻璃陨石
   普遍认为是陨星事件造成的,大陨星冲撞使地表及陨星的碎裂物很快融熔、迅速冷却结晶而成。但人类在玻璃陨石发现地及附近都没有发现陨石坑,更没有发现很大的另类陨石,因此,经现在科学研究证明,玻璃陨石是某种石陨石熔融后的产物。有球状、哑铃状、液滴状、纽扣状,最多的是不规则的块体。易碎,破裂后多具贝壳状断口。大陆上发现的玻璃陨石的大小,从几毫米至十几厘米不等,反射光下发暗,但薄的边缘透亮,并具有不同的颜色,从黄色到绿色,从橄榄褐色到暗褐色。比重一般为2.3~3.0,折光率为 1.48 ~1.62。其组成,同一区域比较一致,不同区域差异很大。虽然SiO2含量很高,但其成份含有多种金属元素,有微弱性。微玻璃陨石只在海洋沉积物中有发现。其大小大小从数毫米到约40微米以下。,与附近大陆上的玻璃陨石具有同样的年龄、组成和形状。
   雷公墨表现出溅起和降落的特征。凹坑构造是玻璃体急剧冷缩形成的弧形裂开脱落后留下的痕迹。而纹层构造则是玻璃体在完全固结前呈塑性状态时经过扭曲,拉撕和柔皱形成的丝状物聚集而成。由于玻璃的均一性,使得这些丝状物已表现不明显,仅在风化的表面隐约可见,纹层构造便是这种成因的反映http://s9/mw690/003blTNjgy6WW8Zv70Qa8&690

  玻璃陨石是石陨石的一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44在澳大利亚获得一块钮扣状玻璃质石块,以后在世界范围内这种类似玻璃质石块通称为"玻璃陨石"。它是一种天然玻璃物质。由于外观似黑曜岩,故又称似黑曜岩。但两者的成分、结构都不同。大多数玻璃陨石的形状与熔融溅射物的形状相似,有球状、细长状、哑铃状、液滴状、钮扣状和不规则的块状等。它成群地撒落在大陆上或海底沉积物中。玻璃陨石的颜色有黑、墨绿、棕褐,表层具拉长状气泡及大小不等的气泡,有的似如月球表面的环形山状图案,密度约为2.38g/cm3。 雷雨之后,由于雨水的冲刷,往往使它从埋藏的泥土中暴露出来,中国古代曾叫它为“雷公墨”。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唐朝刘恂所著《岭表录异》一书中就有玻璃陨石的记载:“雷州骤雨后,人于野中得石如黳石,谓之雷公墨。和之铮然,光莹可爱。”雷州在今广东省雷州半岛一带。
  如果您手里有未知名的石头或者陨石,我们可以一起交流,探讨。可以加我的微信 15000891565,愿我们一起探索自然的奥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