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仙游九座寺无尘塔

(2015-04-11 09:30:38)
标签:

仙游

九座寺

无尘塔

分类: 古塔

http://s13/mw690/003biq4rgy6RpcLJYja5c&690

福建仙游凤山西苑九座寺,有塔“无尘”。都说红尘滚滚,说的都是人世间的欲望名利。唐代诗人杜荀鹤 诗《题战岛僧居》: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敬赞的的是意趣高洁,淡泊名利之士。

    传说中,无尘塔又是传说中南少林的重要标志。福建东山县苦菜寺手抄本《正源》载:无尘塔为祖堂。无尘塔是南少林的重要标志,历代弟子传一信念:塔在南少林在,塔倒南少林倒

 http://s1/mw690/003biq4rgy6RpcLXoLS50&690

199792日,无尘塔列入省级文保单位。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我从仙游坐车一路向山里而来,雨天寻塔,很期望这次艳遇。


http://s6/mw690/003biq4rgy6RpcLCIiV45&690
     但是,真的见到无尘塔时,心内不由得感觉凄凉无比。薄雾霭霭,荒草萋萋,塔立山岗。却见那浮雕,构建,护栏、石像散落满地。外貌端正,实则损坏严重。塔顶八个角上各有8樽石雕佛像,塔门后有21.6米高的护塔将军石像,已经被盗。那地宫中传说葬有遗骨舍利,2009822日深夜也被盗掘。

月台早毁,只能依稀见原有之模样。上有长方形石佛像,月台为四分之一圆形,上精雕细刻花纹。基座八面塔身刻有蟠龙舞狮,莲花舒瓣,波浪图案,波浪汹涌壮阔圆润,飞龙修长遒劲雄健,舞狮调皮憨态可掬,舒莲成熟丰满诱人

塔身三层,正八边形。塔底层前后及、二、三层四正面开有门洞。入口两侧两个斜面,腰串与地栿间嵌砌没用了雕天王,踏莲座,一手持剑鞘,一手扶剑把,侧身向前。

正面入口处两侧瓜楞柱上,中段起突行龙,左柱作降龙,右柱作升龙,饰云纹。各层柱头间施阑额,与柱头相交处不出头,柱脚间施地栿。

 各层间置栌斗,转角铺作只在角缝出角昂两重,未在下侧缝施斗栱,两昂间施方形散斗。这与福建其它地方,如华林寺大殿,莆田玄妙观三清殿的散斗一样为方形。

二、三层不作平坐,只在下志勇腰檐的搏脊之上挑出方涩一层,上设单勾栏,每面一间,两端立望柱,中以蜀柱分隔。一般唐代楼阁都有平座,但是闽南时期的石塔,如广化寺释迦文佛塔、开元寺双塔,都不设平坐层。

    栌斗上横枋一道,其上三层叠涩,承挑屋檐。腰檐由石板拼成,板底素平,檐上刻筒瓦,檐头处刻出重唇板瓦的形状

塔身由石砌出外壁 ,内部空筒,由壁体向内伸出挑石,用作踏道,绕内壁 而上。这种构造与西安的小雁塔相类。石塔里另立两尊握剑石雕将军像,约1.6米高,已被盗。塔底下有地宫,传葬正觉禅师2000粒舍利子和一根7寸金骨,也已被盗。

 

    九座山为凤凰来仪的山形,九座寺建在雄凤冠上,建寺的智广祖师为了保留此地的福祥之气,不让双凤分离,便在在雌凤的凤冠上建上一座塔,两地相距约有四百米,这就是无尘塔

不过,这也许是后世附会传说。塔应该为后世弟子所建。

无尘塔据记载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为该寺历代寺僧圆寂后的荼毗塔。塔二层有石刻文字四行共50多字如下:

上二层绍兴丙寅冬僧家藏衣以遇草寇及为所焚塔亦百难乾道丙戌命拆去伐石重造□□因斋戒后来住山麓都绳福唐陈显


铭文记载无尘塔于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匪寇焚毁,乾道二年(1166年)伐石重建,建塔人为福唐陈显。由此结论,无尘塔原建于唐懿宗咸通六年,为木质空心结构;现存的无尘塔乃宋代重建。

按南宋黄岩孙《仙溪志》卷2“仙释”:“九座禅师,名智广,姓陈,县西留坡人,唐元和二年生,……咸通六年始卜庵于九座山之东端,坐石龛中。……光启二年八月十一日示寂,年八十。乾宁中,谥正觉禅师。宋元祐六年,加封慈应。崇宁中,敕赐无尘塔额。”

按明代何乔元《闽书》记:“九座山……唐咸通中,智广大师自九仙山来此宴坐,名九座也。智广,……光启二年(886年)示寂,年八十。世谓智广为龙树化身。乾宁中(894-898年),谥正觉禅师。此地旧属泉州德化县。”

 正觉禅师荼毗后,获舍利四千余粒,晶莹似冰雪。宋元祐六年(1091年)加封慈应禅师,隆兴元年(1163年)又加封普济禅师。禅师舍利一半为泉州、建州二太守请去供养,一半塔葬于溪西双峰之下(无尘塔下)。

网上有很多资料都传抄,无尘塔曾经由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写额,实为误传。该说法来处于清乾隆三十六年《仙游县志》卷3“舆地志二Ÿ 山川”谓:“乾符中赐额太平院,蔡襄书。”但是,宋代没有“乾符”年号,这是唐僖宗的年号。这可能是乾宁之误。

《仙溪志》说“崇宁中,敕赐无尘塔额”,说明这是皇帝所赐。

蔡襄倒是写过“九座山”三字,据南宋刘克庄《重建 九座太平院记》记载福祐三年(1255年)年重建寺院时,“忠惠蔡公大书‘九座山’三字以表揭之”。

不过,无论是敕赐的无尘塔额,还是蔡襄的九座山额匾额,都已不存。

http://s7/mw690/003biq4rgy6RpdonfZcf6&690

http://s12/mw690/003biq4rgy6RpdofIOn0b&690

http://s11/mw690/003biq4rgy6RpdoABMCda&690

http://s16/mw690/003biq4rgy6Rpdon8jJcf&690

http://s7/mw690/003biq4rgy6RpdoIxBcc6&690



http://s5/mw690/003biq4rgy6RpdoK6eUe4&690

http://s3/mw690/003biq4rgy6RpdGtITU12&690

http://s3/mw690/003biq4rgy6RpdGxdw6b2&690

http://s14/mw690/003biq4rgy6RpdGAsFv1d&690

http://s9/mw690/003biq4rgy6RpdGJISc28&690

http://s10/mw690/003biq4rgy6RpdGH62Z39&690

http://s11/mw690/003biq4rgy6RpdGRJ9g0a&690

http://s6/mw690/003biq4rgy6RpdGPDGl05&690

http://s14/mw690/003biq4rgy6RpdGSMLX6d&690

http://s4/mw690/003biq4rgy6RpdH247Nb3&690

http://s12/mw690/003biq4rgy6RpdGZz1Fcb&690

http://s1/mw690/003biq4rgy6RpdH3kqs70&690

http://s8/mw690/003biq4rgy6RpdoGhpBc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焦溪古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