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石钟山石窟(三)1号窟: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议政图

标签:
异牟寻石钟山石窟青平官 |
1号窟为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议政图。
异牟寻(公元7 5 4 一8 04 年) , 南诏第六世王, 他相当有政治远见,在唐贞元十年(公元7 94 年) 归唐,在苍山会盟,册封为云南王, 谧孝桓王。此举恢得了与唐朝断绝往来40余年的关系。内地和汉民族的文化与先进技术开始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形制为外方内圆拱屋形龛, 龛檐刻为三重, 弧顶, 平面呈方形, 内龛门媚刻双层联珠纹,底部凿低坛。龛高1.68 米, 宽1.66米, 深0.40 米。
坛上正中刻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 像通高1.05 米, 面长圆, 头戴金刚宝塔莲花头囊, 展脚上翘, 身着圆领宽袖锦绣袍, 袖手端坐于龙头椅上。王者下方正中刻一童子, 像高0.10 米, 头顶并右手托大莲盘, 上置三盘供物, 双腿盘坐于云上。王者右侧前面刻侍立一羽仪长, 头束椎髻, 右手当胸握书卷, 左手曲肘握长剑。其右侧亦刻一羽仪长, 头束椎髻, 双手当胸握曲柄长剑。其后刻一武士, 头戴胃债, 身著戎装, 右手同时握长柄扇和长柄座尾, 左手前伸握长颈瓶。王者左侧前面刻一武士,头戴宵幢, 双手捧一盒。其后刻一清平官, 头束椎髻, 身背斗笠, 右手持长赤藤杖,左手下垂握巾。
http://s16/mw690/003biq4rgy6DQozb3vpff&690
王者身后壁上浮雕一屏风, 左右两侧各刻祥云托一条方形题榜, 现已无字迹可辨。右侧壁之清平官头上方刻一条方形题榜, 竖行墨书: “ 永历戊戍口口回初八开光永吉。” 底部低坛正面右行横刻“ 山高水长” 四大字, 左边竖刻: “ 隆德七年宾川人/ 李成德游此” 。“ 永历戊戌” , 即南明永历十二年(公元1 6 5 8 年) 。隆德” 年号, 查《中国历史纪年表》未见载, 疑为后人填刻时误致。
左右侧壁各刻一清平官, 均头戴短翅帷头, 身着圆领宽袖锦袍, 袖手端坐于椅上。左为清平官郑回, 右为清平官尹仇宽。清平官, 相当于中原唐王朝之宰相。樊绰《蛮书》: “ 清平官六人, 每日与南诏参议境内大事。
http://s2/mw690/003biq4rgy6DQozpzWNb1&690
http://s1/mw690/003biq4rgy6DQozEMW44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