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寺唐、宋经幢

标签:
惠山寺唐经幢宋经幢大白伞盖神咒 |
分类: 经幢 |
无锡惠山,是浙江天目山的东延部分,林木葱茏,幽雅闲静,清乾隆皇帝封其为“天下第一山”,在惠山寺咏出“信是名山僧占多”的诗句。惠山始建龙泉庵于西晋永兴二年(305年),现已湮没。现有的惠山寺,其最早的历史可考于南朝宋武帝永初年间(420-422年)建立的历山草堂,景平元年(423年)该草堂施舍为“华山精舍”,这就是惠山寺的前身。元徽年间(474-476年),高僧显,入吴在此卓锡,于梁大同三年(537年)建惠山寺,又名“法云禅院”。此后惠山寺屡毁屡建,现有建筑多为2004重建。
http://s2/mw690/adc4613btd70ad5463351&690
惠山寺金刚殿前,左右对称立有一对经幢。南侧为建于唐乾符三年(876年)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北侧为建于宋熙宁三年(1070年)的“大白伞盖神咒幢”。
唐经幢通高6.26米,底座直径1.28米,整体为八边形。全幢分为幢座、幢身和幢顶三部分。幢座三屋束腰,计9节,分别雕有卷涛、雄狮、结伽趺座菩萨。主体幢身为一节,八棱柱体,遍刻唐佛陀波利翻译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每面9行,每行59字,由白鹿山人李端符行书书写。西安碑林中所存陀罗尼经幢为不空和尚。幢顶计9节,雕有狮首、联珠、仰莲、菩萨和力士等。全幢不用榫卯,相互叠压而成。
http://s4/mw690/adc4613btd70ad71da7a3&690
宋经幢通高6.22米,形制与雕刻仿唐幢。幢身镌《大白伞盖神咒幢》,附有后记,楷书,每面7行,每行70字。该幢由刘元规等募建。各种大藏经一般只有大白伞盖神咒幢的元代译本,所以宋幢上的译本显得格名珍贵。
http://s10/mw690/adc4613btd70ad89d69a9&690
http://s4/mw690/adc4613btd70adac1e413&690
http://s2/mw690/adc4613btd70adae14531&690
http://s2/mw690/adc4613btd70adaff9ac1&690
http://s9/mw690/adc4613btd70adb2d9228&690
http://s13/mw690/adc4613btd70adb79b8dc&690
在1989-1990年整修时发现两幢底的明制铜钱,推断两幢在明初移至现址。无锡市志(1985年)载唐幢高5.10米,宋幢高5.16米,是记载了其地面部分。此次整修,埋入土中的四节出土扶正,恢复了其历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