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诗歌的体裁及其特点(原创)

(2013-04-30 00:01:44)
标签:

姜舒阁

郎带感

成双句

分行

几种

情感

分类: 转载文章

中国诗歌的体裁及其特点(原创)

                             雅石

 

  学习创作诗歌首先遇到的是体裁问题,就是选择什么体裁进行创作。有人喜欢古体诗歌、有人喜欢近体诗歌、有人喜欢现代诗歌、有人喜欢民歌民谣,这些体裁的诗歌有哪些种类、又有哪些特点和要求呢?为了使初学者容易入门、容易掌握,本文简介中国诗歌的各种体裁及其特点。

  中国诗歌从体裁和特点上划分有古体诗歌、近体诗歌、现代诗歌、民歌民谣四大类,现分述如下:

  一、古体词歌

  古体诗歌,是指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常见的诗歌体裁,具有不受声律(平仄)限制、句式较为整齐、有押韵规律、非语体文(白话文)的特点,常见的有四言、古绝、古风、杂言、乐府等五种形式,称为古体自由诗。

  ㈠四言

  四言诗每句四字,个别诗的个别句子有加一字者。每首最短三句,有四句、五句、六句及六句以上者,句数不限。押韵自由,有每句押韵、隔句押韵、交互押韵三种押韵方式。请参看《诗经》里的四言诗,对照使知。

  ㈡古绝

 五言古绝:每首限定四句,每句限用五字。可押平韵、多押仄韵,押韵字的读音要相近,平仄韵不能混押。

 七言古绝:每首限定四句,每句限用七字,押韵方法同五言古绝。

  ㈢古风

 五言古风:每首八句以上长度不限,每句限用五字。可押平韵、可押仄韵、可以同韵部的平仄韵混押,也可整首一韵到底,但押韵字的读音要相近。押韵位置有逢双句押韵、有句句押韵、有中间换韵一首用多韵。

 七言古风:每首八句以上长度不限,每句限用七字。押韵方法同五言古风。

 五言七言混杂的古风:不管五言所占的比有多大,只要杂有七言统称为七言古风,押韵方法同五言、七言古风。

  ㈣杂言

  每首四句以上,其它具有古风的一切特点,同时在五子句和七字句中杂有三字、九字甚至十字以上的句子,押韵方法同五言、七言古风。

  ㈤乐府

 乐府 名词最早见于西汉之初。乐府是古代官办音乐机构采集的文人创作的、民间流传的诗歌,经过整理、加工后配以乐谱,为朝廷歌功颂德歌词。因此,这类诗歌思想性、艺术性较高,为了与其它诗歌区别开来,就称为乐府诗,冠以歌、行、辞、吟、曲 等特定的名目。早期的乐府诗形式自由,后来发展为五言体、七言体,也有三言、五言、七言混合体。其实乐府诗就是水准较高的古风、杂言体。

  二、近体诗歌

  近体诗歌是文学界的一种习贯称谓,其实从时间上也可以划归古体。因为近体诗歌与古体诗歌有显著区别,所以把近体诗歌列为一大类。近体诗歌主要是指唐代格律诗、宋代格律词、元代格律曲三大体裁。

  ㈠格律诗

  格律诗从唐代以前产生,因盛行并成熟于唐代,故现在所指的格律诗就是唐诗,分为律绝和律诗。格律诗的特点为:有固定的声律(平仄)排列、固定的押韵位置和押韵要求、固定的句子字数。

 律绝有五绝和七绝两种:

 五绝:每句限定五字,每首限定四句,声律排列有四种格式,押同韵部平声韵。

 七绝:每句限定七字,每首限定四句,声律排列有四种格式,押同韵部平声韵。

 律诗常见的有五律、七律、五长律、七长律四种:

 五律:每句限定五字,每首限定八句,声律排列有四种格式,押同韵部平声韵,要求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对仗。

 七律:每句限定七字,每首限定八句,声律排列有四种格式,押同韵部平声韵,要求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对仗。

 五长律:每句限定五字,每首十句以上长度不限,声律排列按五律排列规律往后加长,押同韵部平声韵,要求从第一句开始对仗,就是第一句与第二句、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第七句与第八句、第九句与第十句……成双句往下排列均用对仗,直至结束。

 七长律:每句限定七字,每首十句以上长度不限,声律排列按七律排列规律往后加长,押同韵部平声韵,对仗要求同五长律。

  另外,还有三韵小律诗(分五言和七言)、六言律诗不常见,在此不作介绍。

  格律诗的格式请参看我推出的《浅谈近体诗词的格律和韵律》。

  ㈡格律词

  格律词的初始就是配以乐曲歌唱的歌词,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文学性质,所以后来就成为一种文学体裁。格律词起源于两汉乐府民歌,奠基于随唐时期,盛行并成熟于两宋,现在所指的词就是宋词。格律词的特点为:句子长短参差不齐,有特定的词牌(调名),各词牌有各自的固定格式(有固定的声律排列和固定的押韵位置及固定的押韵要求)。格律词按片数划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四种形式:

 单调:每首只有一段,大多属于小令。常见的词牌有:《十六字令》《荷叶杯》《忆江南》《渔歌子》《捣练子》《调笑令》《如梦令》等。

 双调:每首分上下两段(也叫两片、两阕)。双调中令、引、近、慢各体都有,占词类的绝大多数,常见的词牌有:《长相思》《相见欢》《生查子》《点绛唇》《浣溪沙》《采桑子》《菩萨蛮》《卜算子》《减字木兰花》《诉衷情》《巫山一段云》《好事近》《谒金门》《忆秦娥》《清平乐》《阮郎归》《画堂春》《人月圆》《眼儿媚》《桃源忆故人》《太常引》《西江月》《醉花阴》《南歌子》《浪淘沙》《鹧鸪天》《鹊桥仙》《玉楼春》《虞美人》《南乡子》《踏莎行》《小重山》《蝶恋花》《临江仙》《一剪梅》《渔家傲》《定风波》《破阵子》《苏幕遮》《谢池春》《行香子》《青玉案》《江城子》《风入松》《洞仙歌》《满江红》《玉漏迟》《满庭芳》《水调歌头》《凤皇台上忆吹箫》《烛影摇红》《八声甘州》《声声慢》《念奴娇》《东风第一枝》《桂枝香》《水龙吟》《齐天乐》《喜迁莺》《雨霖铃》《永遇乐》《望海潮》《沁园春》《贺新郎》《摸鱼儿》《金缕曲》《六州歌头》等。

 三叠:属于慢调,每首共有三段。三叠词调占词类的比例不大,词牌有:《瑞龙吟》《绕佛阁》《剑器近》《兰陵王》《十二时》《宝鼎现》《戚氏》等。

 四叠:每首共有四段,是词调篇幅最长的一种,四叠词调占词类的比例最少,词牌有:《莺啼序》《梁州令》等。

  格律词格式请参看我推出的《词谱举要》。

  ㈢格律曲

  格律曲也和格律词一样,初始就是配以乐曲歌唱的歌词,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文学性质,所以后来就成为一种与格律词不同的文学体裁。格律曲称为散曲,分为南曲和北曲,最早来自民间。北曲是在唐宋大曲、宋词以及民间曲的基础上,吸收金、元音乐而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盛行并成熟元代,现在所指的散曲就是元曲,也就是北曲。散曲的特点为:句子长短参差不齐,有特定的曲牌(调名),各曲牌有各自的固定格式(有固定的声律排列和固定的押韵位置和押韵要求)。

  散曲与词的区别:曲的句子限制较宽松,可以在句子原定字数的基础上适当加衬字;词的句子限制较严,在句子中加衬字的较少见。曲的用韵严格,有独立的曲韵,押仄声韵有的要区分上声和去声;词的用韵较宽,用的是诗韵,大多数押仄声韵、部分押平韵,押仄声韵不区分上声和去声;大多数词的语言风格散文或诗化,大多数曲的语言风格民俗化。散曲的曲牌有许多与词牌相同,两者体制结构却不同。

  散曲分为小令、套数、带过三种形式:

 小令:每首只有一段,体制短小精悍,押韵密集,几乎每句押韵,在元曲中占主要地位。小令分为:黄钟、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双调、越调、商调、商角调、般涉调十二宫调。特别说明的是:小令曲的双调与词的双调含义不同,词的双调指每首两段(两片),小令曲的双调只有一段。最常见的小令曲牌有:

 正宫:《端正好》《滚绣球》《脱布衫》《醉太平》《叨叨令》《塞鸿秋》《鹦鹉曲》《小梁州》;

 仙吕:《天下乐》《寄生草》《醉中天》《一半儿》《游四门》《太常引》《后庭花》《青哥儿》《四季花》;

 中吕:《普天乐》《四边静》《山坡羊》《红绣鞋》《阳春曲》《迎仙客》《卖花声》《醉春风》《朝天子》《快活三》《尧民歌》《上小楼》《满庭芳》《乔捉蛇》《鹘打兔》《齐天乐》《红衫儿》;

 南吕:《哭皇天》《乌夜啼》《四块玉》《阅金经》《乾荷叶》《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

 双调:《夜行船》《银汉浮槎》《清江引》《殿前欢》《水仙子》《折桂令》《落梅风》《庆东原》《拨不断》《沉醉东风》《雁儿落》《得胜令》《驻马听》《庆宣和》《风入松》《离亭宴煞》;

 越调:《东原乐》《天净沙》《小桃红》《寨儿令》《糖多令》《凭阑人》;

 商调:《知秋令》《玉抱肚》《秦楼月》《商调水仙子》《蝶恋花》《集贤宾》;

 黄钟:《节节高》《贺圣朝》《人月圆》《刮地风》《昼夜乐》。

 联套:又称套数,是把相同宫调的若干个曲子联缀组合而成,不带科白(道白),全套一韵到底,篇幅长短伸缩自由,便于表现纷繁复杂的内容。套数联缀组合的基本结构:引子:开头的一个曲子;过曲:中间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曲子;结尾:收尾的一个曲子。有一种最简单的联缀只有一个正曲和一个尾曲。另外,若引子后面联缀带过,就不需要再加尾曲了。联套中各支曲前后排列顺序有大致的规定,以仙吕宫调联缀举一例如下: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哪吒令鹊踏枝寄生草煞尾

    请参看我推出的《散曲联套举要(126套)》。 

 带过:是由两至三个(不超过三个)音律相通又能相互衔接的曲子联缀而成的小组曲,要求一韵到底。它通常是在作者制完一曲后意犹未尽,再选一两个宫调相同、音律又恰好能衔接的曲调继续填制而成,前曲调与后曲调之间空两格隔开,标题要标明前调名加带后调名。带过曲要求严格,前人使用的不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组合:

 正宫:《脱布衫》带过《小梁州》,标题[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

 南吕:《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标题[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哭皇天》带过《乌夜啼》,标题[南吕]哭皇天带乌夜啼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标题[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水仙子》带过《折桂令》,标题[双调]水仙子带折桂令

 中吕:《齐天乐》带过《红衫儿》,标题[中吕]齐天乐带红衫儿

  另外,曲还有两种作法:第一个曲子制完意犹未尽,再完全按原调格式制一个或多个曲子接在后面,称为前腔 第一个曲子制完意犹未尽,再按原调换首后制一个接在后面,称为幺篇。前腔可以接多个曲子,幺篇只能接一个曲子。 

  三、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产生的、用现代汉语写成的诗歌,分为新体和自由体两类。

  ㈠新体诗歌

  新体诗歌是指不受声律约束,有押韵特征,用语体文写成的诗歌。从表现形式上分为两种:

 句式排列整齐:每行字数大致相等,常见的有五言和七言;每首四句以上,有一句一行、有一句分两行排列;不分段或分段,分段的有两行一段、三行一段、四行一段等等;押韵位置近似格律诗,一般都是逢偶句押韵。

 句式参差不齐:每行字数不等,参差错落,分行、分段自由;押韵位置近似格律词,有句句押韵、有隔句押韵、有三句或四句押韵,有中间转韵、一首多韵。

  ㈡自由体诗歌

  自由体诗歌是指不受声律约束、不押韵,句式自由、参差不齐,用语体文写成的诗歌。自由体诗歌最复杂,准确分类较难。从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西方体:多用直言法描写,有一定情节,通过对情节的描写表达思想情感。

  2、当代体:这类诗歌更侧重内涵上的思想性、表现形式上的个性。是一种非直言法的表现形式,运用超越和幻想似的描写手法、逆向思维的语言技巧,创造出一种既可感知、又捉摸不定的意境,文学界戏称为朦胧诗。

  3、散文体:称为散文诗。既有散文的特点,又具有现代诗歌的特征。在注重语言优美的同时,注重思想情感的表达,当前流行的现代诗歌大多数属于这种体裁。

 (以上划分属个人已见仅供参考)

  四、民歌民谣

  民歌民谣产生于文字形成以前,文字记载最早的是夏代歌谣。民歌民谣的主要特点:

  ㈠没有声律艰制,多数有押韵规律,少数不押韵;

  ㈡格调质朴清新,爱憎分明,多数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㈢采用比、兴手法描写,想象力丰富奇特;

  ㈣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语言新颖通俗,篇幅短小;

  ㈤由民间创作、流传,也有文人创作的歌谣。

  民歌民谣资源十分丰富,如南朝的《子夜歌》《子夜四时歌》《读曲歌》等,又如著名的《孔雀东南飞》《康定情歌》《茉莉花》等等。现代有一些文学家、音乐家根据民间歌谣的体裁创作出许多民歌词配新乐传唱,就是新民歌。

  注:上文因篇幅所限,未进一步举例说明,旨在介绍中国诗词学基础知识,让爱好诗歌的读者对中国诗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结合自身情况择而攻习之。因成稿仓促,故有疏漏,敬请方家指正!

  参考书目:

 《诗词基本知识》席金友/著

 《诗词格律纲要》涂宗涛/著

 《诗学广论》姜舒阁/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救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