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2020-09-06 20:02:22)
标签:

泉州

石亭寺

石亭茶

摩崖石刻

分类: 【原创】泉州风物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泉州南安市丰州镇自古以来盛产石亭绿茶,这我早就知道,因为泉州的许多海外侨胞都对石亭茶情有独钟。我还听说清朝石亭绿曾作为贡品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时,曾用石亭绿招待亚非各国记者和友人。

那天,一位朋友问我:你到过石亭寺吗?我说没有,这才知道丰州有个石亭寺。朋友说,石亭寺就在丰州的莲花峰,莲花峰有许多石刻,是研究古泉州及丰州历史、石亭茶历史、水利建设及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于是,立秋后的一天,我和几位朋友驱车前住石亭寺。

石亭寺位于丰州镇桃源村后莲花峰。莲花峰海拔120米,峰峦耸峭,奇石矗立,宛如一朵八瓣莲花,故名。从桃源村村尾登山约十余分钟就抵达石亭寺。石亭寺始建于晋代,明正德元年(1506年)改寺为亭,取北宋戴忱诗“一莲花不老”的不老为亭名。

同行的文友小洪,生活在丰州虽年纪轻轻,对丰州包括石亭寺的历史颇有研究,说起丰州、石亭寺如数家珍。一到石亭寺,他就当起“导游”,带我们到寺下方的“欧阳行周书室”。唐代文学家欧阳詹曾在这里读书“欧阳行周书室”系复建,书室近处有崖刻“欧阳行周书室”。

进入石亭寺,小洪与寺里的主持等很熟悉,主人热情地泡起石亭茶招待我们。入秋后天气还十分炎热,喝一杯石亭茶,顿觉倍感清爽。我们边品茶边聊天。主人告诉我们,相传宋末延福寺僧人净业、胜因两人在莲花峰岩石间发现茶树,便加以精心培育,细加采制,制成的茶为僧家供佛之珍品。石亭建成后,香客日多,游人渐增,茶叶成为招待和馈赠之佳品。到了清道光年间,莲花峰已从少数僧人种茶,发展到众多乡民普遍种茶。石亭绿毛茶色泽银灰带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有三绿之称香气因季节变化,产生类似兰花、绿豆和杏仁的不同香气,誉为三香

喝完茶,小洪又开始“导游”,我们主要观看年代久远的摩崖石刻在石亭寺,在莲花峰朱熹、韩偓、欧阳詹、柳宗元、真德秀、梁克家、王十朋、黄庭坚、陈知柔、庄俊元、弘一法师这些先贤都曾经在石亭寺、莲花峰留下足迹,有的还留下笔墨镌刻在山寺和摩崖中。据文物部门统计,石亭寺现今保存的仅唐宋至清代摩崖石刻就有23方,因其珍贵的文物保护价值1996年被评定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摩崖题刻主要分布在石亭寺不老亭四周岩壁上,内容包括景迹题名、登临题诗、纪事留名等。年代上自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下迄清道光五年(1825年),篆、楷、行书皆有。闻名的有:南宋余士明楷书、陈休斋与朱熹唱和的登莲花峰诗刻,明黄河清的“不老亭记”和丁一中楷书的不老亭诗刻等。

石亭寺因石亭茶而出名,石亭茶也因石亭寺而增辉。摩崖石刻中记述茶事的自然不少,位于莲花石正面的“上品莲花”,据说是清道光辛丑年(1841年)复本禅师带石亭绿茶进京,陛见道光皇帝,道光品茗后,赐其名为“上品莲花”。莲花石北面的“莲花荼襟,太元丙子”石刻(太元丙子为东晋太元元年,即公元376年) 被认为是福建最早的茶文化石刻,这比陆羽《茶经》问世要早400余年。追溯更早,我记得九日山上有一处摩崖石刻上写道:“嘉泰辛酉(1201年)十有一月庚申,郡守倪思正甫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既事,登九日山憩怀古堂,回谒唐相姜公墓,至莲花岩斗茶而归。”可见莲花峰产的石亭绿名茶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我长期在水利部门工作,曾主编《泉州市水利志》,退休后近年应邀参与筹建泉州水利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听说这里有一处关于水利的石刻,我急切地想一睹为快。少霖文友领我至寺后的一峭壁下,只见上面用楷书竖排刻着:“淳熙十年岁在昭阳单於涂月立春日,陕郡司马伋相视水利,竟事,因登此峰。玉牒赵仲山、开封韩用章偕行,四明林致夫期而不至。”此乃宋淳熙十年(1183年)十二月司马伋相视水利纪事,是泉州最早有关水利的纪事石刻,也印证了泉州很早就有水利工程。

我们还穿过“莲道”一线天,攀登上莲花峰顶的“望云台”。望云台有传说中的“金交椅”,据说这“金交椅”不是一般人能随便上去坐的。在望云台上,往前看,母亲河晋江碧波荡漾,奔流入海金鸡拦河闸横跨两岸;东北方,清源、双阳两山巍然屹立气象万千;西南方,与九日山遥遥相对,天长日久;远眺,东西双塔,阳光闪耀,古城泉州,高楼林立;近看,山坡上茶树丛丛,一片葱绿。我想,曾经在这里谈经论道挥斥方遒的先贤们如果地下有知,定会当惊世界殊。

一座海拔仅120米的山峰,一座规模不大的寺千百年来让无数文人雅士倾情而至,留下一处处令后人赞叹的笔墨是因为有石亭绿茶的吸引,还是因为有旖旎风光的召唤,抑或是因为有神奇的传说?也许,都有!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石亭寺品茶赏石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