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永宁城隍庙
 (2015-03-28 23:56:22)
	
			
					(2015-03-28 23:56:22)		| 标签: 永宁古卫城城隍庙文物 | 分类: 【原创】泉州风物 | 
 石狮永宁城隍庙 
 
永宁城隍庙地处石狮市永宁镇的永宁古卫城,已有600多年历史。在当时,永宁卫与天津卫、威海卫并称为“三大卫”,是抵御海上入侵的军事重镇。
永宁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古时建城必有城隍,故为永宁卫城的同期建筑。据有关资料考证,原永宁城隍庙规模仅限于现有的后殿。清·道光十五年(1835)经由乡贤蔡名标发动各方善信,捐资进行扩建。清·光绪年间,再由港边村乡贤佘马堆前往菲律宾,向乡侨筹募资金加以整修、挺高门楼,方形成今日之大观。
永宁城隍庙座北朝南,建筑面积1407平方米,占地2800平方米,是典型的闽南红砖建筑,以中轴线为基准,由门楼、前殿、戏台、拜亭、主殿、和左右厢房组成。主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前有檐楼,抬梁式木结构。前后殿均为重檐歇山式屋顶,余为单檐歇山顶。
步入城隍庙内,即可看到大门内侧挂着一个大算盘。相传,城隍爷是阴间的长官,审案时要用算盘细算生者的是非善恶。每当城隍出庙巡游时,这个大算盘都要带上。
庙中除供奉城隍爷外,尚有二十四司、四大将、三夫人、役吏差官近百尊神像,俨然一派封建王朝州府衙门的缩影,是闽南地区少有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座城隍庙。
永宁城隍庙建筑艺术结构严整、精美。其书法、联文、木雕、石雕、砖刻均出自明、清高手。门楼两侧的“雷厉”“风行”四个石刻大字,书法遒劲、端庄大气。拜亭两侧的清代石雕狮子栩栩如生,雕工精湛,堪称石雕精品。庙内尚保存道光重修碑记、碑序各一方,对研究清代闽台关系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00多年来,永宁城隍庙香火持续旺盛不衰,并分灵到泉州、晋江、金门、台湾等地。至于随着华侨远居海外而分灵至国外也不乏其数,如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缅甸等华人聚集的地方。每年农历五月廾八的城隍诞辰日,各地信众都会前来永宁祖庙进香祈福。
由于永宁城隍庙建筑之恢宏,规制之完备,在福建省同类建筑中具有典型代表性,且在闽南、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有较大的影响。1996年2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