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画牛与动画片《牧笛》

标签:
文化 |
分类: 美术 |
《牧笛》,你还记得这部小时候的动画片吗?在悠扬的笛声中,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而来。1963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动画片《牧笛》,并于同年获得丹麦第三届欧登塞童话电影节金质奖,这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动画片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荣誉。影片中憨态可掬,朴实无华的水牛就是根据著名国画家李可染的绘画风格绘制的,据说为了这部影片,可染先生特地画了十四幅“牧牛图”给剧组作为参考。
李可染什么时候开始画牛的呢?按李可染自己的说法,他画牛始于1942年在重庆乡间见到邻居家的水牛。据最新的研究,他可能30年代在家乡徐州便开始画牛,惜无作品存世。当时的牧牛图,可能是其在人物画创作中偶尔为之,而且都是古典牧牛题材的一种延续。40年代“开始”画牛,则是在抗日战争的特殊时期受到水牛勤劳、倔强、朴厚精神的感召,在得到郭沫若对其牧牛图的推崇和徐悲鸿对其技法的肯定之后,开始将牛作为自己重要的创作题材,终其一生不厌其烦地进行创作。李可染画牛的意义还在于他终生以牛为“师”,“师牛堂”是他最常用的堂号。他一直以牛的精神自勉,用牛一般坚韧苦学的精神默默耕耘于艺坛,终于成为一位开宗立派的山水画大师。牛的精神不仅是画家一生的追求,也是他本人精神气质的外化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正如郭沫若所言,李可染笔下的牛具有坚毅雄浑,无私拓大的中国气派。
今天就把动画片《牧笛》中的场景和李可染笔下的牛一起欣赏,以此向我们的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致敬!
【动画片《牧笛》】
有幸也在腾讯视频频道找到了动画片《牧笛》的视频,可以一饱眼福。
【《牧笛》剧照】
【李可染画牛】
杨柳青放风筝
58cm×46cm 1960年
题款:杨柳青放风筝。可染。
钤印:老李(朱文)
犟牛图
67.5cm×45cm 1962年
题款:牛性温驯,时亦强犟。可染作于桂林。
钤印:李(朱文) 可染(白文) 孺子牛(朱文)
暮韵图
70cm×46cm 1965年
题款:暮韵图。可染。
钤印:可染(白文) 孺子牛(朱文)
牛背闲话
69cm×45.5cm 1982年
题款:可染。
钤印:可染(朱文) 孺子牛(白文) 在精微(白文)
归牧图
91cm×53.5cm 1984年
题款:归牧图。一九八四年岁次甲子大暑可染
作于师牛堂。
钤印:李(朱文) 可染(白文) 陈言务去(白文)
孺子牛(白文)
孺子牛
50.5cm×45.5cm 1981年
题款:鲁迅诗云:“俯首甘为孺子牛”。恭逢鲁迅先生
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作此以志景仰。可染于北戴河。
钤印:李(朱文) 可染(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