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脉寸口诊断疾病,史料最早记载是在"周礼"之说,"以九藏之动"脉之应也,扁鹊先之。脉法最早也出现在"黄帝内经"中,"按脉动静"视动三部九候。后来西晋的王叔和他著书"脉经"十卷,为系统把脉诊断建立卓有成效的脉学基础。
中华医学的古典脉诊法,简便易行,概要三部九候,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把由经络,脏腑的层次描述的感受形象完全得井然有序,临床紧扣,遂营卫气血传变也认识得清晰,给临床提供了诊断疾病的有力佐证。
也有研究脉经的根据的,个人认为寸口取脉,在这三寸许的挠A段辩别主要是电势差的区别,如果电子观察,是不是可以对脉诊更有属率性?中西相互学习,借鉴现代科技手段,使之协同共赢。以此抛砖引玉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