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上人间—黄山市徽州区灵山古村

(2016-05-26 15:10:17)

一、基本情况

灵山村位于徽州区呈坎镇东南,居于灵金山、丰山之半山谷地,海拔350米左右,村域面积7.4平方公里,呈灵潜旅游公路穿村而过,村庄距合黄高速公路徽州区出口5公里,距徽州区政府所在地12.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灵山村始建于唐,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徽州方氏聚居的古村落之一,自古就有“山川唐泽里,云树汉公祠”之美誉。灵山风光秀美、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摄影、休闲、探险考察的最佳场所。村内保存有天尊阁、五福庙、翰苑坊、名世祠等明、清古建筑25幢,大小古泉十三眼,3华里长的灵山古水街,古雅清幽,被誉为“天上水街”,村北灵金山顶有著名的灵金大殿遗址,周边有保存完整的明代古梯田一千亩,竹海三千亩,自然景观独特,生态环境绝佳。灵山特产如灵山贡米、灵山西瓜、灵山竹编、毛豆腐、酒酿等远近闻名。

二、景点介绍

1、水口桥:位于灵山村东南,单拱石桥,东西向跨溪。始建于明,为灵山村完备水口而建。扼灵山进村道路口,两面山夹峙谷地最窄处。桥身为当地产较规整花岗岩长石条砌筑,总长度20余米,单跨8米。北为谷间开阔地,南临深谷,原建有水碓,桥西靠山有下溪谷石阶,西边北去为灵山村,南去为舍头村。

3、灵山水口:水口为典型徽州古村落风水布局,有美化环境功效,更具财气前程象征,常以桥为关锁,辅以亭、堤、塘、树等镇物。灵山水口蜿蜒转折取曲水锁财之意。水口处建有灵阳桥、五福庙、天尊阁、翰苑坊,并有传为明朝许国自宫中带至灵山栽种之苦丁茶树,以保护水口,锁住财气。整个水口以灵阳桥为中心,内为新月之形,外以三座跨溪石桥构筑“日”字,冀以日月同辉之愿。

3、灵阳桥:单孔跨溪,花岗岩石筑。桥拱券有额,镌“清道光年间辛丑年重建”。上面三间廊屋,南檐下有靠椅可凭栏休憩。桥西置一间亭屋,进村道路从中过。亭东墙嵌有一块清嘉庆三年的告示碑“奉县宪示禁”。桥正面有联“钟声伴逐前溪去,山色都随彼岸来”,桥外题联“流水潺潺无岁月,青山隐隐有春秋”。


http://s5/mw690/003bentngy71Z9mpBaY74&690

3、天尊阁:又称“雷祖庙”,传明代洪武年间方圣安、方圣平、方圣功三兄弟为供奉方氏始祖轩辕帝左相方山侯方雷而建,是徽州区现存最为雄伟的阁楼。与之比肩原有文昌阁,现仅存遗址。天尊阁飞檐翘角,形制风雅,阁内天花彩绘粲然,图案精致。大殿上题联云:殿阁钟山川灵秀,水声喷谷口澄鲜”、“雷祖宣恩烈山显赫时如在,云孙报德灵阳斋敬日常存有梯可上二层,楼上原供奉着天尊雷祖的木雕塑像。天尊阁是灵山传统雷祖庙会最重要的活动场所。


http://s4/mw690/003bentngy71Z9oySjh93&690

4、五福庙:又名五猖庙,位于灵山村东南水口,座东向西,砖木结构三间小屋。南北有门洞出入,明间西面装饰格扇大门,但无阶出入,前临溪塝,明间正后设有一米多高的佛龛。原祀五猖神,本为军营所祭,徽人祭之,期冀行商远贾者以资捍御,无往而不利者


http://s11/mw690/003bentngy71Z8n54pA4a&690

5、翰苑坊: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是徽州区现存历史最悠久石坊。明武宗朱厚照敕造,由徽州知府熊桂等为灵山方英立。牌坊南北走向,跨进村道路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高十米,宽八米牌坊正中匾额上书“翰苑”二字,因为皇帝下诏、地方出银建造,故上龙凤榜刻有“恩荣”二字,东西两面一样。建筑构思巧妙、设计新颖、匠心独具石雕惟妙惟肖、精美绝伦,堪称一绝。


http://s10/mw690/003bentngy71Z8qk1Dz59&690


http://s12/mw690/003bentngy71Z8qvsx5db&690


http://s2/mw690/003bentngy71Z8qHy0Nc1&690


http://s5/mw690/003bentngy71Z8r1ZDS04&690


http://s14/mw690/003bentngy71Z8rgjg11d&690

6、灵山水街:古名凤凰街,长约3华里,因山脚上望,宛如盘旋在古村落空中,故又被誉为“天上水街”。水街纵贯南北高低错落,曲折有致。两边明清建筑溪而建,鳞次栉比,古色古香,中间偶窄巷互通,宁静幽婉水街沿溪石条突出一二尺,悬空于溪上,以节约占地,拓宽街道,街巷交错处有凌溪悬挑石阶,少则两三片,多则七八片,步步下踏,方便浣洗。街下溪水采取梯级筑坝缓冲水势,落崖为瀑,积水为潭,并随四季变化,演奏着美妙动听的乐曲。春夏季节,水流湍急,其声震耳,有如万马奔腾之势;秋冬之时,水清流缓,叮当作响,有如轻歌曼舞之情。灵山水街自古为歙县至黄山官道,明三朝元老许国有诗形容当年繁华:“两典(当铺)一街楼,三十六桥不出村。十里海棠五里桂,万杆翠竹千株松。”灵山三十六桥也因此得名。http://s8/mw690/003bentngy71Z8uOAHJ37&690


7、名世祠:灵山方氏宗祠。始建于明弘治年间,嘉靖年间方杰、方信叔侄托请三朝元老许国为方氏宗祠题名,蒙皇帝口谕,赐“名世堂”堂名,取“名显于世”之意。祠堂座东朝西,前后三进五开间,门屋、享堂、寝殿。门屋上有明代仿牌楼式大门罩,与两廊围合的前天井平面近方,开阔宽敞,三个方向设有排水沟渠。享堂中央,神台上方,悬雷祖神像。后天井长而狭,两边各有石阶升上寝殿。殿内设牌位台,居各支系牌位中间有两座龛位,一为东汉名臣汉黟侯储之公,另一为储之公三十三世孙灵山方氏之祖杰兴公。寝殿紧靠山崖,现已倾芑。

8、方有执(明御医)故居:

方有执(1523~1594年),字中行号九山山人嘉靖万历年间,安徽歙县灵山人氏。因妻、子女五人病死,遂发奋学医,尤精伤寒,推崇仲景。经二十年逐条考订,撰成《伤寒论条辨》八卷(1593年)是为伤寒错简重订派,拉开了伤寒学派百家争鸣的序幕

方有执故居,位于灵山水街中部,现仅存门楼,上有明皇帝御赐“恩光”二字横匾,横匾上方另有《百草图》镂雕图案。

    9、观音庙:因庙内供奉观音得名,庙体跨溪而建,毁于文革,现仅存庙基和观音神龛底座。观音庙左侧有古井一口,名观音泉,清澈见底,四季不涸,泉水甘甜宜人,取之煮茶尤为香醇。文革前观音庙香火鼎盛,一府六县前来拜祭者甚众,并有先拜观音后取水,方能得神灵庇佑之说。

http://s15/mw690/003bentngy71Z8EZl0Ode&690

                       10、灵山竹海http://s7/mw690/003bentngy71Z8KEUYKf6&690

    11、灵山梯田花海

三、游览路线 

徽州区呈灵潜旅游公路罗祁段停车场 → 灵金步道  → 大石桥 →水口翰苑坊 灵山水街  灵山古村内  通灵古道  罗祁段停车场全程徒步需2小时左右

四、门票:免费

五、交通方式

   沿徽州区呈灵潜旅游公路自驾或者骑行到达

六、灵山村农家乐

名称:黄山市徽州区灵山尖农家乐土菜馆

简介:农家乐被竹海环绕,环境优美秀丽,主要特色菜有臭鳜鱼、红烧土鸭、灵山土鸡、呈坎毛豆腐、烧土猪肉、鱼头炖豆腐、野葱炒蛋、农家自制火腿肉、灵山炖笋等等,是旅游就餐的好地方。

地址:灵山古村旅游公路旁

联系人:王兰英   电话:15155998647

七、灵山特产

                 http://s13/mw690/003bentngy71Z8Obi328c&690
                            灵山贡米

http://s11/mw690/003bentngy71Z96k8Oeaa&690
                           灵山西瓜 

     http://s5/mw690/003bentngy71Z9h9HX664&690

灵山竹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