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刘尚希文章

(2024-11-17 17:59:14)
刘尚希的学术文章好看,我的个人理解:(1)经济金融化,可以体现为货币现象;(2)美元扩张,是扩大了美元的市场份额,挤占了人民币的发展空间,是大战略,不可轻视;(3)零利率负债,其实是资产,可以创造收益;(4)我们的市场大的优势,应当成为人民币的优势,不能简单通过出口获得美元去美元的空间中战斗,要开拓人民币的空间;
如下为引用:https://mp.weixin.qq.com/s/1tHAU90MqQkREtbpquDegQ

人类社会的财富创造,经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到当前的数字革命,再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新经济的新逻辑,关于货币、债务、通胀和杠杆率的风险判断,需要转换思路。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已经开始转变,从传统需求管理逻辑中的社会总供求平衡,转向了公共风险的权衡。这实际上是从“逆周期”向“逆风险”的逻辑转换。逆风险的本质是权衡风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现实任务是“以风险对冲风险”。假设通货膨胀的风险很微小,货币政策的对冲力度就应脱离传统框架的束缚。从全局出发,我们应当改变观察视角、扩展视界,基于新经济的新逻辑去研究新阶段的宏观经济走势及宏观政策。”
https://mp.weixin.qq.com/s/ExI8Or7nJLofC4v5O59J_w
"以公共风险最小化为目标超越以宏观均衡为目标,以虚拟理性超越实体理性,以行为分工超越界域划分,以货币状态论超越货币数量论,以财政货币“量子观”超越财政货币“非黑即白”的两分法思维,以财政货币政策一体化超越财政货币政策二元协调论,稳估值优先于稳币值等。"
(5)"在经济货币化的过程中,只有可以用来缴税的货币才具有信用,整个社会才会接受它。顺着这个逻辑链条推理,征税权衍生了国家信用,国家信用又衍生了主权信用货币。因此可以说,财政是现代信用货币的母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身份的焦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