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业发展的可替代性和不可替代性

(2014-06-02 21:43:05)
标签:

杂谈

几年前的时候,一直被教育,自己的个人价值体现在你的不可替代性上,例如你掌握了某一项技术,别人难以掌握,这就是不可替代性。还有一种不可替代性,就是利用职权不肯将自己会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就靠那一招鲜,吃遍天,也是一种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性可以举出来很多种,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人,讲究的是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很多技巧秘而不宣,这个师傅也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并把其掌握的技艺作为谋生的手段,一旦秘密泄露,大家都掌握了这项技艺,可能就会影响到他的饭碗。这一点不像西方的科学,是详细记录下来其所观察的内容,并将他抽象出来,形成理论并传播。中国古代号称有什么木牛流马之类的东西,但实际上并没有实物验证,可能也和中国人不擅长总结归纳有关,这个属于术的范畴,不属于道的内涵,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更讲究的是道,是哲学。

最近慢慢悟出一个新的道理,就是可替代性。每一个企业的高管,每一个顶尖级的科学家,都擅长把自己的所知所会传授给自己的下属或者学生,其本身在一定时期内反而具备了很好的可替代性,这些优秀的人追求的不是不可替代性,而是可替代性,一项工作离开他们一段时间,仍然能够推进的很好,这是因为他们建立了一项很多的机制,可以让整个组织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具备替代性,这样就降低了整个组织的风险,这个可替代性还包括他们自己的可替代性。当然,从长期来看,这些人是稀缺的优秀人才,他们在这个层面上也具备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一个人,只有具有可替代性的时候,才具备升职的必要条件,如果你原来的岗位离了你就转不了,那么虽然你的可替代性很高,但也就只能在原来的岗位上一直呆下去了。所以,要想职业上有所发展,就必须有更宽广的胸怀,擅于总结自己的工作成果,并传授给同事,让自己具备可替代性。

作为管理者来讲,一定要在自己的组织内创造出可替代性的环境,降低组织的风险,当然同时也要考虑到有些岗位的不可替代性指数,采取合适的措施。这个可以展开来讲,并进行实践。

作为个人来讲,我觉得如果要发展的话,就把自己当前的工作做成具有可替代性的,只有善于总结和发现规律的人,才会脱颖而出,只有自己的岗位能被替代,自己才有精力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只有善于总结善于学习的人才具备长久的不可替代性,这个不可替代性是指稀缺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银行的安全
后一篇:足球的问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