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开150分制中考语文的神秘面纱(一)

(2013-10-22 11:33:24)
标签:

杂谈

揭开150分制中考语文的神秘面纱——
“现实之路”与“传统之路”的交汇
——全国中考语文150分制地区的调查研究与北京市中考语文改革的路径选择
   (新东方优能中学初中语文组)
主编:包君成
编委:何峥峥、武争争、邹雨萌、孙萍花、刘晓兰、常颖、程宏、李思奇、季义红、刘利君、刘唤雷、滕飞、孙学军、孙月

近日,北京市中高考改革要点的公布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北京市教委会议纪要中提到:“大幅度调整中考内容,重新制定课程标准,降低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突出核心知识与能力的考察……2016年起,语文从120分提高到150分……”。寥寥数语中到底透露着怎样的信息?北京市中考语文的改革到底何去何从?对于将作为第一批参加2016年中考的2013级中学生来说,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纵观全国中考,将中考语文设置成150分的省市和地区并不少见(以东部沿海地区居多)。在回答“北京市中考语文从120分向150分迈进的过程中到底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这一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将全国中考语文150分地区的试卷与北京目前120分的试卷做一个对比,相信从中我们会得到不少启发。
下面以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作为地域划分的标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省市和地区近年中考语文试卷(分值为150分)与北京近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分值为120分)做对比分析,以探求未来北京150分制下试卷结构与考察方向。
模块一:其他省市与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的对比分析
第一部分:东部沿海地区——上海、江苏盐城、浙江台州、福建福州、广东湛江
上海VS北京
    异同分析
    同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150分分值的设置对于北京来说是极有借鉴意义的。两个地方中考语文的不同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题型设置上。北京市的中考分为基础知识选择题、诗文填空题、文言文阅读题、综合性学习题、记叙文阅读题、说明文阅读题、议论文阅读题及作文,涵盖知识面较广,对学生的综合性要求比较高,应试性较强,答案相对固定!上海市的中考题可以分为古诗文默写阅读题、议论文阅读题、记叙文阅读题及作文。相比而言,上海市的试题更加强调学生的语文学养,对于一些应试性较强、,答案相对固定的题型设置较少,从某种程度上说更重视语文功底的积累,更接近于高考对于考生的要求。
2.分值的分布上。北京市的中考题除作文外和记叙文阅读外可以说没有大题的存在,因此孩子们在考试时必须做到“锱铢必较”,几乎对每一种语文知识点都把握好才能在中考中得到一个满意的分数。观察上海市的中考题,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古诗文的掌握是要远重于北京中考的,无论是古诗文每句三分的超大分值还是对于课外文言文的考查。当然,落实到阅读和作文,上海市不对说明文进行考察,对于议论文和记叙文的阅读虽然分值高于北京中考,但题型和知识点的要求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六十分的作文在一百五十分的大环境下我们也可以理解,基本上也是对于写作记叙文的考查,在此不必赘述。
另外,两地的中考最大的差别就是上海市没有所谓的基础选择题,对于字音字形分数的考查可谓寥寥无几,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感觉到其难度是要大于北京中考的。
江苏盐城vs北京
异同分析
    可以从两地试卷看出,语文科目的核心考察点是相通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等)、文学常识、阅读、作文是最核心的四块内容。基础知识不会每年都出同一题型,和北京一样,江苏盐城也是在多个知识点当中选取3~4种进行考核古诗文默写题均以诗为主
不同之处有如下几个方面:
作文分值加大:和几乎所有150分卷类似,作文一般会被提升至60分;
古诗文默写分值加大:分值是北京的两倍古诗文默写分值的加大本身是一个信号,意味着考纲对考生的积累有更高的要求,它直接体现为背诵分值的提高,间接体现在考卷的各小分当中;
    基础知识分值更低:北京市基础分值每小题3分,而江苏盐城在总分提高30分的情况下,基础知识每题只有2分(而且没有修辞类基础题),这意味着考纲对学生的硬性知识(即可以通过死记硬背而得分)的要求更低,对理解性知识的要求较高;
    实际上的综合性学习分值更大:虽然作为综合性学习的分值只有最高9分,但在散题部分,会有2~3道实际上出现在北京市综合性学习版块中的信息分析题、仿写题,因此实际上的综合性学习分值是加大的,也就加大了对学生分析材料能力的要求;
    增加古诗文鉴赏题:北京市中考无该类题型,此前古诗词在北京市中考中的分数最多体现在默写题当中,而随着分值的加大,不难预测可能也会出现诗文鉴赏题;
    文言文阅读难度更大:不仅分值更高,而且会出现课外文言文,这意味着很难再从固定的篇目库中猜测题目,而且题型更加灵活,最后4~5分一般会联系该篇文章作者生平、性格等进行讨论;
    现代文阅读增加一篇:除作文外,大部分的分值增加在现代文阅读部分,对于北京的考生而言压力更大,因为阅读往往是考生的弱项,而且北京市中考阅读题型较固定,可进行针对性复习,但江苏盐城考查形式更多;
    无说明文、议论文:江苏盐城删去了说明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从某个角度来说增加了试卷难度——其一,替换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是逻辑性更低的现代文阅读,更加感性意味着得分点更难把握;其二,说明文和议论文可以通过集中复习快速提高,而现代文阅读则需长期培养累积。
台州vs北京
异同分析
    1.积累与运用题型:浙江台州对考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方面题型多样,且题型不固定,分值不固定,对考生的基本能力的考察难度大,能力考查全面;北京中考语文的语文基础部分都已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且题型固定,就复习和备考而言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对考生的基本能力的考察力度与浙江台州相比较小。
    2.现代文阅读题型:浙江台州每年现代文阅读只考两篇,其中记叙文是固定要考察的,但是另一篇则不固定(可能为说明文也可能为议论文),所考察篇目所占分值都较大,可见浙江台州地区对考生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考察力度大;而北京地区每年固定会考察三篇阅读,分别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其中记叙文所占分值最大为15分,也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点,而说明文和议论文两篇一共占15分,可见对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考察力度较小。
    3.古诗文阅读题型:浙江台州地区对考生古诗文的考察力度大,不仅要考察古诗词的鉴赏,还有两篇文言文阅读的考察;而北京地区对文言文的考察可见力度较小,仅仅9分且题型固定,且为考生课内所学文言文,不管是从难度还是灵活性方面考查力度都较小。
    4.作文题型:浙江台州的语文作文部分字数要求为>600,且某些年份会出现二选一的情况;北京地区作文字数要求为600~1000,且每年只有一个题目供考生写作。
福建福州vs北京
福建近三年之中又有变化,所以将三年的都做了对比。总体来说150分的福建中考试卷在阅读考察篇目上都只考2篇,分值加大但题型变化不大。对文言文和古诗的考察力度加大,不仅分值大,而且对其的理解程度的要求也在增加。包括名著阅读难度也较高。作文65分,其中有5分为书写分。对作文题目的分析见篇尾。

异同分析
    从2011~2013福建中考试卷题型上看:
    基础知识方面已经从简单的单项选择逐渐过渡为开放性试题,指向为对知识的来理解和在其他情景中的运用,简单的背诵已不能答出题目。例如13年卷的病句修改,需学生自己动手改错,而非北京卷中的选择。另外加点词的意思也不是直接选择正误,而是需要自己比较出几个词语的不同,进行分析之后才可进行选择。
    名著阅读的分值明显多于北京卷,福州的分值在03年由之前的4分突然增加至8分,北京为3分。并且所考题目并非出自一本名著,而是选择了三本名著进行考察。并且如果学生知识对名著大致了解其梗概的话已经无法答出问题,所出的三道问题不是名著细节的考察就是对人物精神品质的分析。难度比北京卷高出不少。
    综合性学习的分值:北京卷在11分徘徊,福建的分值在6至8分,所占分值略低于北京并呈现增加趋势。题目考察形式与北京卷无大差别。
    文言文阅读所占分值高于北京卷。这也可以从单选题目中对文言文的考察较为重视中发现。并且在古诗默写中,分值可以占到12分,可见福州试卷对于学生古诗文的考察非常重视。
    现代文阅读:福州试卷的考察篇目为两篇,记叙文依然是必考篇目,另一篇则在说明文与议论中徘徊。而北京卷一直是三种篇目同时考察。另外,11年到12年题目的考察方式在北京卷里都有体现(句子或者词语的赏析)但是没有北京卷第一个题的概括性题型。
    作文: 65分,并且其中有5分的书写分。北京目前的分值为50分。从作文的题目上看,这三年全部以全命题的形式出现与北京相同。
广东湛江VS北京
异同分析
    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广州湛江市共8分,出题形式有选择和表述两种,题型和考查方式应该依然处于变动期;北京市12分,出题方式皆为选择题,在知识点上北京会有一道修辞选择和一道标点判断题,广州湛江则在记叙文中考查修辞的实际运用这一知识点。综合比较,积累与运用部分难度系数不高,相比较而言北京略高一筹。

   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广州湛江总分值为38分,其中议论文18分,记叙文20分;而北京则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一篇,分值分别为15分、7分、8分。从整体而言,湛江市试卷的现代文阅读考查点更加密集且细致,基本涉及记叙文的主要知识点,微观题较北京更多,且答案有相对较大的开放性,对语言的表述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和一定量的课外阅读,以及自己的见解;北京卷虽然与湛江卷难度相当,但是考查知识点较少,答题的不稳定因素也相对较大。
    第三大题,古诗文阅读:湛江的古诗赏析和课外文言文是北京卷所缺失的考查内容,就难度来看,古诗赏析的难度不大,基本为课内内容,考虑出题目的应该是对古诗背诵默写的补充升级版,因为湛江卷在背诵默写部分并没有设置理解性背诵,而是用这种方法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课外文言文的考查也非常有意义,呼吁学校教育以及学生的学习以学习能力为主,特别强调举一反三能力和较强的理解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古诗文普遍死记硬背的程式化学习和教育模式。
    第四大题,写作:湛江卷的写作分值70分,约占总分值的48.7%,北京卷50分,约占总分值的41.7%,湛江市比例略大。就写作的要求而言,北京往年的中考作文皆以记叙为主,今年逐步加大了对议论因素的比例;而湛江中考作文一直较为强调议论的重要性,议论因素在作文中的比重较大,适合夹叙夹议类似哲理散文或杂文的写法,或者写成纯议论文,其要求更接近语文高考,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逻辑力、判断力、表述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更能显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文学素养和语文积累。
第二部分:中部地区——安徽省、重庆市、成都市
安徽vs北京    
异同分析
安徽省的考卷主要的题目类型是主观题,选择题所占比例极少,主要考察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语文总成绩为150分的安徽省在基础知识部分分值达到35分,占到试卷总分的23.33%,而北京则是20分。
安徽省的第一题默写课内古诗占10分,是8选6,平均每道题不到2分;而北京是每道题一分,共五道题。抛去课内诗词默写,安徽省余下的基础知识题型和北京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考察字音、字形、修辞、标点、病句、拓展等等,不过出题方式并不是选择题而是填空题,每道小题平均3分,高出北京的选择题一分。
安徽省第二道题为综合语段训练,题目给出一段文字,目的是让学生们在这优美的语境中不仅仅把题目完成,还可以学会描写。这道题占9分,分为四道小题,前三道依旧是字音、字形等,第四道小题难度上有所增大,出题方式较为灵活,由对于理论知识的总结与概括的被动考察,转变为以实际运用为主要方向的主动考察,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安徽的第三题课外名著阅读上要较北京更为难一些,如果学生只是走马观花似的阅读,了解了故事的梗概是无法回答正确的,一定要做到精读、细读了解故事的语言与细节才能有把握拿到分数。而北京的名著阅读题就较安徽相对简单很多。
安徽省的第四题应用文能力训练不仅仅考察对于语文基础水平的一般运用,更是考察学生对于语文的思考、分析与应用能力。考察方向全面而立体,围绕一个主题活动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考察。主要考察了给定材料的分析与总结,基本的语法改错以及应用文的实际应用。相对比北京的基础知识模块来说题目较为新颖灵活。
就阅读方面,安徽省二篇现代文阅读加一篇文言文共55分,北京市中考是三篇现代文阅读加一篇文言文共39分。安徽的议论文题目多余北京二道题,分数超出10分。记叙文多出北京一道题,超出7分。2011年安徽省没有考议论文,代替他的是说明文,共4道题15分,而北京的说明文为2道题7分。比较之下在现代文阅读方面,安徽少于北京一篇文章,但其余两篇题量大出北京近一倍,分数也是如此。
在文言文方面,安徽省多出北京一道试题,属于开放题型,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的延伸思考,一道主观开放式命题。考生不仅仅要弄懂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对于当时时代的整体情况也要有一定的认识才能正确全面的进行解答。不仅仅是对于语文学科的考察,同样是对于语文相关学科知识的考察。。但是作为一篇教材中已经学习过的课文,对文章的理解难度有所降低,所以整体难度适中,需要结合多方面的积累才能正确的、全面的解答问题。这类题型在北京中考试卷中几乎很少出现。
安徽省的作文依旧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与北京相近,总分为55分,多出北京作文5分。但安徽省的150分试卷里,试题总分占145,还有额外5分的卷面书写分。
重庆vs北京
异同分析
1.从题型和分值上来看,重庆与北京题型相似,分值略高。
题型上,重庆中考语文与北京中考语文类似。重庆中考语文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个部分;北京中考语文则包括语文基础、语文积累、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六个部分,具体题型基本一致,区别在于重庆中考语文多了仿写题,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为二选一的考察,北京则同时考察。
分值上,虽然具体题型和题目安排每年略有不同,但大致分值分布如下:选择题,重庆为3分5题,比北京的2分6题多出3分;仿写题多4分;古诗文默写多2分;文言文阅读多6分;现代文阅读共多10分;作文多出5分。

2.从试卷整体分析来看,重庆中考难度略难于北京中考。
在基础知识中,重庆的字音字形题虽然选自课内,内容上难度不大,但是题型多样,有时字音字形以列举的形式在同一题目中考察、有时在一句完整的句子中找错误的字形、有时在完整的一段话中选择错误字音,这就比北京中考单纯的列举词语选择正确或错误要加大难度;仿写题更是一种灵活性、综合性较强的题型,既考察考生对修辞的掌握,也考查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在古诗文默写和文言文阅读中,重庆中考的古诗文默写多了十个,增加了背诵难度;重庆文言文阅读相比于北京更侧重于考生自己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增加了考生的理解难度。
在现代文阅读中,记叙文部分重庆中考经常考察散文类文章,近几年难度有所降低才开始考察小说等文体,比北京中考更加要求考生的理解能力;其他方面,重庆一篇议论文或说明文的分值为19分,北京中考议论文和说明文阅读合在一起的分值是15分,可见在重庆的题型设置上对考生要求更高。
作文中重庆中考的难度在于二选一和材料作文中。尤其是材料作文要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写作,既考察了考生的写作能力,又考察了阅读能力。如果阅读能力不合格,将很容易出现跑题文,比北京中考单纯的命题和半命题作文难度大得多。

四川成都vs北京
异同分析
    1.从题型上看:整体题型种类没有北京多。基础知识选择题部分,比北京考查的少,成都只有3道基础知识选择题,分别为:字音,字形,成语。北京6道,北京要考查修辞手法,病句、标点、句子衔接。 名著阅读和古诗词的默写,比例和考查形式相似。但分值要比北京多两分。文言文阅读方面,成都考查2篇,一篇课内文言文,一篇课外文言文,北京只有1篇课内文言文。成都还加入了古诗词的鉴赏题,这个题型是北京高考的题型,中考不涉及。在现代文阅读方面,成都两篇,北京三篇。成都考查一篇记叙文,另外一篇是说明文或者议论文阅读,而北京是一篇记叙文、一篇说明文和一篇议论文。成都和北京都会考查的是作文,放到最后一道大题。
   2.从分值上看:成都满分150,分为A卷和B卷,A卷100分,B卷50分,北京120。分值的分布上最直接不同的分布在作文。作文成都是60分,北京是50分。基础知识部分,选择题,成都是9分,一共3个题,每个题3分;北京也是12分,一共是6个题,每题2分。古诗词默写,成都是6分,加大了对古诗词默写的考查;北京市5分。名著阅读,成都是4分,北京市3分,成都比北京的考题多了诗歌鉴赏,4分。文言文阅读部分,明显成都的比重偏大,两篇文章,分值到达21分,而北京只有9分。记叙文阅读部分,两地分值相差不多,成都 18分,北京15分,差距大的在于说明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因为成都是说明文和议论文二选一,所以分值偏大,19分,而北京是两种类型文章都考查,综合起来15分。
    3.从难度上看:成都的试卷难度远远大于北京的试卷难度。成都的题目着重对孩子理解能力及文化底蕴的好差,而北京侧重于孩子的识记能力及应用能力的考察,成都的很多题型与高考题型相似,与北京相似的考题形式,难度上相差不多,难度比北京稍大的题型在于诗歌鉴赏和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北京的中考,不会涉及诗歌鉴赏,只考察学生的背诵默写能力,成都的诗歌鉴赏题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可以掌握初步鉴赏、评价诗词的能力,以便更好的与高考接轨,文言文阅读方面,题目形式多样,难度加大,尤其是考查课外文言文,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以及一些文言文常用句式的翻译,甚至是一些常见的文言语法。最后一道理解性题目必须在完全理解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才能答出,有时还要分析人物形象,这已经跟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的很类似了。对于中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北京只考察一篇课内文言文阅读,学生只需把考试说明上的文言文很好的背下来基本就可以应付中考,但是却忽略了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语法方面的知识,所以到了高中就会不适应,阅读方面难度基本和北京持平,提醒也很相似。
    4.从创新程度上看:从题目的设置来看,成都试题的创新程度不大,只是很接近于高考试题的出题形式。与实际生活联系的也并不大,侧重理解能力和文学底蕴的积累。
    5.从试题的灵活度看:成都的出题灵活度不大。比如近三年基础知识部分,只有3个选择题,有字音、字形、成语语义。病句、排序、标点符号、文学常识、语意连贯等方面都不考。再如现代文阅读部分,记叙文阅读必考,但是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二选一,而且分值达到18分,那么从考题的形式和内容都可以有很大的出题空间,相对北京来说不是很灵活。
综合来看,如果北京分值由现在的120分调至150分,会加大作文和阅读理解的内容,而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是与古代文化传统知识链接纽带,而往往却被学生们忽视,从与高考接轨的方面考虑,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和高考,很有可能会加入诗歌鉴赏和课外文言文阅读的考察。现代文阅读部分,题型设置上会增加题目数量。作文可能会增加到60分。

第三部分:西部地区——贵州黔东南、甘肃兰州
贵州黔东南vs北京
异同分析
    该表综合了贵州黔东南近三年来的试题类型,该地区自身的题型每年都有变化,例如2011年和2012年的记叙文阅读都是课外篇目,但是2013年却是课内文本的考察,所以,综合了该地区三年的题型,跟北京的试题题型做对比,可发现有以下不同之处。
1.从题型和考查内容上看:
    基础知识选择题部分,考查的知识点要比北京更丰富一些。
字音字形题两地都有考查。但是黔东南地区在近两年却没有考查该题,而是考查了字义题,字义的理解在北京试卷上却是没有直接进行考查。
词语或成语的运用题,两地都有考查,但是北京在该题还对俗语进行了考查,贵州黔东南却没有对俗语的考查。
病句题,标点符号题,语义衔接题是两地都有考查的。但是出题方式不一样,例如病句题,贵州黔东南仅仅是判断出正误即可,而北京卷却是选择对病句的修改正确与否。相对来说,北京的出题方式更加灵活。
关联词的运用,北京试卷还对关联词的运用进行了考查,但是贵州黔东南卷连续三年都没有出过关于此知识点的题。
语言运用部分:
    贵州黔东南试卷考查了语言运用,但是没有考查综合性阅读,而北京卷与其正好相反,有综合性阅读却没有语言运用,在2008年之前还有语言运用题,只是最近几年都没有考查,例如仿写和应用文的正确运用等。
阅读题部分:
两者都分文言文阅读(课内篇目),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但是贵州黔东南今年的记叙文阅读是从课内文章中节选的片段,而北京一直以来选择的都是课外篇目。
2.从分值上看:贵州黔东南满分150,北京120。
    二者相类似的试题,考查内容相似,但是贵州黔东南地区每道题的分值都高于北京卷。尤其是作文部分差异最直接,贵州黔东南是60分,北京是50分。
   3.综合来看,贵州黔东南的试卷不管是从难度、创新程度还是试题的灵活度上看,都比北京要落后一些。题量比较大,难度不是很高,题型采用了一些北京市已经淘汰掉的形式,且北京卷的试题灵活性更强一些,更侧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
甘肃兰州vs北京
异同分析
不同点:
1.从题型上看:整体题型种类比北京多。基础知识选择题部分,比北京考查的少,兰州只有4道基础知识,北京6道,北京要考查修辞手法,兰州不考。 名著阅读和古诗词的默写,比例和考查形式相似。文言文阅读方面,兰州考查2篇,北京只有1篇。兰州在阅读方面,还加入了古诗词的考察,这个题型是北京高考的题型,中考不涉及。在现代文阅读方面,兰州两篇,北京三篇。兰州考查是一篇记叙文,另外一篇是说明文或者议论文阅读,而北京是一篇记叙文、一篇说明文和一篇议论文。兰州和北京都会考查的是作文,放到最后一道大题。
   2.从分值上看:兰州满分150,北京120。分值的分布上最直接不同的分布在作文。作文兰州是60分,北京是50分。基础知识部分,选择题,兰州是12分,一共4个题,每个题3分;北京也是12分,一共是6个题,每题2分。古诗词默写,兰州是8分,加大了对古诗词默写的考查;北京市5分。名著阅读,兰州和北京都是3分。兰州比北京的考题多了古诗词鉴赏,3分。文言文阅读部分,明显兰州的比重偏大,两篇文章,分值到达20分,而北京只有9分,都是学校里讲过的文言文。记叙文阅读部分,两地分值相差不多,兰州19分,北京15分,差距大的在于说明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因为兰州是说明文和议论文二选一,所以分值偏大,19分,而北京是两种类型文章都考查,综合起来15分。
    3.从难度上看:兰州的试卷的题目考查形式偏向于向高考靠拢,很多题型与高考题型相似,与北京相似的考题形式,难度上相差不多,难度比北京稍大的题型在于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题目。北京的中考,不会涉及古诗词鉴赏,学生只要把古诗词会默写就可以,但是兰州的3分古诗词默写却从鉴赏的更高要求来要求学生理解古诗词,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可以掌握初步鉴赏、评价诗词的能力,以便高中,更深刻理解古诗词要表达的情感。文言文阅读方面,题目形式多样,难度加大,尤其是考查同一个实词或虚词在不同语句中的含义是否相同的选择题,对于中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现代文阅读方面,题型种类比北京试卷偏多,对文章细节的考查更详细了,也就加大了学生对文本细节把握的难度需求。
    4.从创新程度上看:从题目的设置来看,兰州试题的创新程度不大,只是很接近于高考试题的出题形式。
    5.从试题的灵活度看:兰州的出题灵活度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基础只是部分,只有4个选择题,但是却有字音、字形、成语和词语的语义、病句、排序、标点符号、文学常识、语意连贯等方面选择。再如现代文阅读部分,记叙文阅读必考,但是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二选一,而且分值达到18分,那么从考题的形式和内容都可以有很大的出题空间,相对北京来说较灵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