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的三大定律與四大法則

1942年,美國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在短篇小說《環舞》中首次提出了三大定律:
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使人類受到傷害。
二、除非違背第一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三、除非違背第一及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1985年,阿西莫夫在《機器人與帝國》中進一步提出機器人四大法則:
第零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族群,或因不作為(袖手旁觀)使人類族群受到傷害;
第一法則:除非違背第零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使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零或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零至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機械人索菲婭被沙特授予公民身份
2017年10月26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上,仿生機械人索菲婭(Sophia)被沙特授予公民身份,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械人。
大會主辦方未對索菲婭的公民身份作更多解釋,因此並不清楚這僅僅是一句空談,還是給與了法律層面的認可,如果是後者,則索菲婭也得像人一樣,持有護照,在入境他國的時候辦理通關手續。目前,沙特此舉已經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爭議——究竟該不該接納機械人成為國家公民的一員?
設計並製造索菲婭的是美國機械人公司Hanson
Robotics,2003年成立當年就在丹佛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展出名為K-bot的機械人,它能遵照指令模仿並表達人類的28種表情,之後又於2005年製作出和愛因斯坦長得一樣的機械人Hubo,隨後又將科幻小說家Philip
K. Dick以機械人的形式復活。包括索菲婭在內,Hanson
Robotics製作了至少9種、20多個機械人,他們都強調社會化,因此最大的共同點是表情功能強大。
前一篇:深切懷念詩人 余光中
后一篇:【聖誕節到底是紀念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