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琉璃印章浅谈
(2023-07-18 17:56:28)
标签:
鼎尚艺术古琉璃印章浅谈琉璃定制 |
分类: 鼎尚 |
中国的印章历史久远,从古至今印章石一直为文人术心灵和思绪的寓体。陆游有诗云“花如解语嫌多事,石不能言最可有”,印石以其特有的色、纹、韵、刚、柔、形,无言地传文达意,以无声现有声。
琉璃呈绿色,半透明。该印模铸而成,翅及颈部.腹部纹饰用砣具砣成,表面均有砣具修整痕迹,底部印刻“大吉”二字大篆体。据考为战国琉璃肖型印,在考古、历史、科学,艺术上具有重要价值,弥足珍贵。
古印有钮,可以系绶。印钮形式有覆斗钮、鼻钮、龟钮、蛇钮、虎豹钮等,印文有阳文和阴文。印章的字体依时代变化。先秦时代是六国古文;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是篆字;隋唐以后多隶书、楷书。印章的文字形制,随时代而变化,风格各有特点。
最原始的印章是用粘土制成的,战国到西汉时期开始用滑石制印,但石质粗劣,多用于殉葬。后出现了古代玺印,多以质坚耐久的铜、银、金、玉、琉璃等为印章,后有牙、角、水晶等,元以后石章盛行。元末,浙江的著名画家王冕,用花乳石自刻印章,这可说是印章石挤身艺术之林的开始。明代中期,文彭在南京于意外中得到四筐用来制作妇女首饰的青田冻石,试着自刻印章,自此在文人中兴起了篆刻艺术。经过数代,印章石料日益丰富,载体多样,形式各异。这其中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最佳。
琉璃印呈透明状,略有小损。模铸而成,神态憨然,无印纹。古琉璃印章浅谈
前一篇:琉璃与琉璃瓦的误区
后一篇:浅论宋代的玻璃瓶画样